DIP支付方式下医院绩效如何变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2-09-30 08:24:55

【字体: 打印本页

传统按照项目付费下,同样的病种,甲医生看病医疗收入2万元,乙医生看病收入1.5万元,医院绩效无论是按照收支结余提成还是RBRVS点值核算,甲医生对医院经济贡献度高,绩效就会高于乙医生。DIP付费下,医保结算为1.2万元(含患者自费),按照传统的绩效核算方式,如果甲医生的看病医疗医疗收入高于医保结算3千元,3千元就成为成本,乙医生看病医疗收入低于医保结算2千元,2千元就成为收益,此时,乙医生的绩效就应该高于甲医生。否则,就会出现激励多做项目“增收驱动”,医保不买单医院还要支付医务人员绩效“买单”的“双亏”局面,导致增收不增效。DIP支付方式下倒逼医院绩效必须变革,绩效如何变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医改新时代?

DIP支付方式改革,是基于区域DIP病种平均医疗费用,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的标化,按照DIP标化分值,结合预结算(年清算)点值,以及医院DIP总分值支付结算。影响DIP支付结算的因素有哪些?医院绩效如何变?

1、“5大因素”影响DIP支付结算

影响DIP支付结算主要有“五大因素”,决定医院获得医保补偿的多少。

DIP支付结算公式:

DIP支付结算=∑医院DIP病种数量×DIP分值×DIP点值(预结算或清算)

第一,DIP病种数量

DIP病种数量的多少,是影响DIP支付结算的基础。医保基金由原来的“分蛋糕”,变成了DIP付费下的“抢蛋糕”,哪家医院提供的DIP病种数量多,就可以获得较多的医保基金“蛋糕”,因此,“抢病人”扩大医院市场份额,医院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竞争力,可以扩大吸引患者数量,增加DIP医保“份额”。

第二,DIP病种分值

DIP病种分值,是医保部门基于区域内病种次均费用,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后的标化,医院是不可控的。由于DIP病种分值是基于区间法,低于50%以下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支付结算,50%-200%之间按照100%分值计算,200%-300%重新计算分值,超过300%属于极高倍率病例可以単议。

在DIP区间内,医保部门支付结算是刚性的,但是DIP倍率占比是医院可控的,如何减少低倍率和高倍率病例占比,提高适中病例占比,医院获得的医保结算额就不同。

适中病例也是区间从50%-200%,医院医疗费用越高,在医保支付结算定额的前提下,医院的付出就多,有效收入就少。

第三,DIP病种分值点值

DIP支付结算,有月度预算点值和年度清算点值之分,DIP分值点值对于来说是不可控的,医院不仅关注预结算分值,应更加关注和研究分析年度清算点值趋势,分析当年区域医院竞争及住院患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在DIP医保预算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区域内各家医院住院患者较多,年度清算点值与预结算点值差额就会缩小,如果住院患者较少,年度清算点值高于预结算点值的差额就会扩大,但是从长远趋势来看,DIP分值会处于“贬值”。

第四,DIP病种结构

在DIP分值和点值医院不可控的情况下,医院如何才能获得较高的医保结算额,除增加DIP病种数量规模增长外,还有的途径就是DIP病种结构调整,提高较高分值的病种占比,结合医院功能定位,选择经济贡献度较高和临床价值较高的DIP病种占比,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医保支付结算额度。

第五,医保奖励与违规扣款罚款

DIP支付方式改革,各地医保部门有相应的奖惩办法,医院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奖励政策,例如广州CMI增幅有奖励提升的办法,深圳DIP费用控制在70-90%的有奖励措施,惩罚扣款需要更加关注物价、合理用药、诊疗行为违规。奖惩和罚款都影响到DIP支付结算的金额。

2、收支结余提成与RBRVS点值绩效激励与DIP付费相悖

传统的医保支付结算是项目后付费,医院绩效激励“多做项目、多收入”,才能多得的绩效激励模式。

第一种方式:成本控制(或收支结余)绩效模式

绩效工资=(医疗收入-成本)×绩效提成系数×KPI得分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科室要多的绩效的措施,增加收入或控制成本,由于是大收大支,科室成本核算方法的多样性,许多成本科室是不可控的,也就导致了科室需要更加关注增加收入,通过增加患者增加收入、通过多做项目增加收入等,不做项目医保不支付,因为只有超过成本后的结余才有绩效提成,绩效提成系数有许多主管因素,导致绩效是“算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一些科室由于学科特点及收费价格不合理,导致结余负数科室的出现,拿不到绩效状况。

第二种方式方式:医疗项目点值绩效模式

绩效工资=[∑医疗项目数量×点值(参照收入及风险测算)-成本(人工干预成本分摊)]×KPI得分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科室要多得绩效,就需要多做项目和控制成本才能多得,成本扣除采取人工干预法,不同比例成本扣除,各项成本变化影响绩效变化较大,例如卫材集采节省的成本就可以作为科室绩效,

两种绩效激励与DIP付费相悖

以上两种方式与按照项目后付费相契合,激励多做项目和增加收入,医院可以增加收入,科室可以多得绩效。面对DIP付费,如果绩效不能及时顺应改革转型,会导致“多做项目、多收入”激励“偏失”问题,许多过度医疗项目收入将成为医院的成本,医保不买单医院还有支付绩效,引发医院“双亏”。

3、适应DIP付费的绩效模式如何变?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改革现行科室和个人核算方式,完善激励相容、灵活高效、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1)医院绩效改革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量效与质效结合。绩效考核不仅需要关注量的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提升,绩效指挥棒要加大DRG/DIP高权重/分值的激励,加大战略病种、优势病种的激励,降低弱势病种的激励,促进学科建设,推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二,项目与分值驱动并重。绩效考核由项目驱动,多做项目多收入多得绩效,向DRG/DIP分值驱动置换转型,驱动更加关注成本管控,收入结构调整。

第三,深化绩效分配改革。DIP精益运营管理的关键在医生,从院科两级管理,推进主诊医师负责制,探索“院科组主诊医师负责制”转型。驱动“增量、提质、控费、降本”精益运营管理。

(2)基于DIP有效分支积分绩效激励模式

整合型也就是整合DIP与绩效国考及医院内部管理。多维驱动也就是说,由于DIP与绩效国考及医院内部管理侧重不同,单一的绩效核算方式,很难满足不同维度的需求,因此,需要构建“多维驱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简单介绍一下誉方医管整合型也就是整合DIP与绩效国考的“多维驱动”医院绩效管理新模式框架绩效新模式指导思想,价值医疗导向,医院公益性功能定位回归,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绩效预算=医务性收入×@%

绩效模型=门诊绩效+住院绩效+单项绩效

门诊绩效=(业务量劳动效率积分+医疗项目风险积分+中医特色积分+日间手术积分+下转患者积分+成本控制积分+其他积分)×门诊积分绩效点值×门诊KPI考核得分

门诊积分绩效点值=绩效预算×@%/门诊积分

住院绩效=(业务量劳动效率积分+医疗项目风险积分+中医特色积分+手术积分+DIP权重/分值积分+下转患者积分+成本控制积分+其他积分)×住院积分绩效点值×门诊KPI考核得分

DIP权重/分值积分=∑[(DIP医疗权重×分值积分+DIP医技权重/分值×分值积分)+ DIP数量×CMI点值积分]×DIP盈亏率

住院积分绩效点值=绩效预算×@%/住院积分

总之,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绩效管理带来的是“蝶变”,不仅需要组织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更需要的是知识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医院才能顺应DIP医改新时代。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