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卫健委公布深圳119个“王牌”科室名单,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含重点培育学科)。这份名单中有2020-2024年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立项名单,包括80个重点学科、15个重点培育学科,此外还有入选“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名单的24个专科。
这里说的“重点”,不仅仅是看病的临床诊疗能力,还包括为临床不断“助攻”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医教研”(医疗、教学、科研),缺一不可。
80个重点学科都是从全市所有卫生健康机构中选出,通过深圳市卫健委组织的评审,结合学科基础条件、专科服务能力、建设成效等因素确定。市属医院中的老牌强科,比如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生殖医学科继续入选。区属医院也有不少科室脱颖而出,比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罗湖区人民医院的检验科。揭牌不到3年的新建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其肿瘤科、肺癌专病科也入选,表现相当抢眼。
15个重点培育学科都是从新建医院、新调整的合作办医院中选出,通过深圳市卫健委组织的评审,结合合作办院协议或规划、学科带头人及梯队情况、学科发展定位及目标、学科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均有多个学科入选。
获得立项后,80个重点学科和15个重点培育学科相当于领了“军令状”,5年内,必须想方设法提升学科的建设成效、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医教研”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让患者看好病,让团队有奔头。深圳市卫健委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学科人才梯队的构建及培育,形成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避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市民熟悉的知名科室,比如救治无数超早产儿、重症新生儿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等,出现在2019年由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名单上。在这份“市重点”名单上,深圳一共有24个专科入选,其中13个是国家卫健委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这些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也不是“一劳永逸”,必须继续加倍努力,保持在“全市所在专科第一”,一旦掉队了,将享受不到深圳市财政对“省高水平专科”的配套补助。
相关链接
- 济宁3家医院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县域)名单【2024-04-18】
- 河北:新增打造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24-04-10】
- 江苏宿迁对不合格临床重点专科亮红黄牌【2024-03-05】
- 四川规范临床重点专科管理工作【2023-11-16】
- 四川印发省临床重点专科管理办法(试行)【2023-10-30】
- 深圳、南京关于举办“新质生产力推动下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风险管控、合规化管理与审计监督及案例分析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4-12-23】
- 深圳、成都关于举办“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难点解析与 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4-12-23】
- 国家卫健委“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圳专场举行【2024-12-12】
- 2024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调研交流在深圳举行【2024-10-17】
- 南京、成都、长沙、深圳9-12月:关于举办“ 2024 年卫健系统招标采购风险管控、合规化管理与审计监督及案例分析高级研修班 ”的通知【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