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3月26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提请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北京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永在作草案说明时,开宗明义地说。
2020年1月20日下午,北京朝阳医院医生陶勇被一名患者砍伤。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暴力伤医问题的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让广大群众对“白衣天使”的尊崇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提请审议特别引人关注。
这部《草案》的特点是什么?陈永介绍,《草案》坚持“小切口”立法,以维护医院安全秩序,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为立法目的,按照医警联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共同维护的工作原则,设计制度,制定措施,设定条款。
《草案》中很多规定,对于预防、应对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设立警务室,将有助于警方“第一时间”介入,及时控制事态恶化。《草案》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配备必要警力,与医院保卫部门合署办公;医院应当为警务室提供必要工作条件,警务室负责人兼任医院保卫部门副职,参与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对未设置警务室的医院,《草案》也作出规定,要求属地公安机关和医院保卫部门应当建立日常工作机制,落实安全保卫职责。
医院可不可以要求进入医院的人员接受安检?《草案》作出了明确回应。《草案》明确提出,医院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进入医院的人员应当主动接受并配合安全检查,因身体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适宜接受设备安全检查的,应当配合进行人工检查;人工检查应当保护被检查人员的隐私。”对于不接受安全检查的,《草案》明确“医院有权拒绝进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强行进入医院或者扰乱安全检查现场秩序的,治安保卫人员应当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此外,《草案》还为保安制止暴力“撑腰”。《草案》明确规定,医院治安保卫人员因正常履行职责给不法行为人造成损害,符合法定免责条件的,依法不承担责任;其他人员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符合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条件的,依照有关规定认定。
相关链接
- 贵州15部门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2024-12-12】
- 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2024-05-15】
- 医院安全管理应全方位注重【2024-02-28】
- 河南进一步强化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2023-05-11】
- 北京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成效显著【2022-11-22】
- 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教育部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进行全面评估【2025-05-16】
- 北京启动“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护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2025-05-13】
- 北京市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办理“预住院”手续【2025-05-07】
- 北京对定点医药机构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2025-04-30】
- 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