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透露,该省2018年综合医改稳步迈上新台阶。与改革前的2008年相比,公立医院药占比由45.5%下降到29.35%,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38.6%下降到27.9%。新农合省外转诊减少8%,同比减少基金支出12%。今年,安徽省将以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抓手,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同质化水平。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介绍,今年,安徽省将着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并以此为抓手,真正形成服务同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管理共赢的共同体,统筹规划布局各类医联体建设,促进医联体规范、科学发展,为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打下制度基础。打造紧密型医联体的总思路是“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
规划发展:在城市,主要由市级医院牵头,推广“铜陵经验”,重点发展管理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在县域,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的原则和“两包三单六贯通”的路径,推进县域共同体建设,今年完成30个县的建设任务。“两包三单六贯通”,即通过医保基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通过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划清各方责任边界;推动医共体内部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6个方面上下贯通。
分区包段:以设区的地市或县为单位,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联体或医共体负责,牵头医院负总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分工协作,解决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的问题。
防治结合:市或县级公立医院主动承担预防工作责任,为网格内居民提供预防服务。
行业监管:将传统的对单一医疗机构的监管转变为对医联体和医共体的监管,牵头医院要承担医联体或医共体内部管理责任,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同质化水平。以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载体,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分级收治,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相关链接
- 江西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提升医疗服务【2025-04-15】
- 宿州市“三力齐发”助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见效【2025-03-27】
- 中纪委:跟进监督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25-03-20】
- 玉溪红塔区多措并举打造三级联动医疗服务新体系【2025-03-14】
- 河北定兴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2025-03-14】
- 安徽亳州市推进就医报销“一件事”办成【2025-04-18】
- 安徽将大力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有得有感”【2025-04-15】
- 安徽省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和医疗质量提升培训会举办【2025-04-10】
- 安徽“省内大病无异地”试点病种新增三组重大疾病【2025-04-03】
- 安徽淮南:以患者为中心,打造家门口的“多巴胺医院”【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