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三力齐发”助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见效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03-27 08:39:49
自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宿州市医保局紧扣国家深改委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医保局的统一部署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三力齐发”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分类形成、动态调整、监测考核”四项机制已全部建立,全市51家(含2家民营)医疗机构完成改革首年价格调整工作。186个项目得到了调增,57个项目得到了调减。通过对调价结果监测评估,患者次均费用自费比例降低0.04%,医院门诊及住院服务性收入占比分别提升0.19%、1.01%,医保基金增加支出占2023年全市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出的0.18%。基本实现了“医保基金可承受、医疗服务收入略有增加、患者就医负担增加不明显”的改革试点目标。
合力: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打造改革“强引擎”
坚持政府主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深化医改试点领导小组,统筹卫健、财政等7部门,协同推进并定期调度,当好改革试点“总舵手”。先后召开1次高规格启动会、3次专题研讨会,形成改革攻坚合力。
加强部门协同。组建跨部门工作专班,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办公,通过“集中办公+专班会商”机制推进改革任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省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以及短视频等多种传媒平台,加强改革试点工作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群众知晓度,科学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凝聚改革共识。
发力:机制创新+多措并举,跑出改革“加速度”
对标学习,科学施策。紧扣国家改革政策导向,在系统研学改革试点精神、赴改革先行地区学习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宿州市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围绕建立“总量调控、分类形成、动态调整、监测评估”四项机制,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一细则两办法”。
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紧密结合改革试点任务、目标及时限要求,精细制定改革试点工作攻坚计划,细化“任务书”、明确“时间点”,并采取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限时清零的工作方式,确保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快速高效完成。
强化培训,靶向赋能。建立“专班+医院”双轨培训机制,先后4次邀请5名专家、教授,分层次对全市51家医疗机构约1000人次开展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各级参与改革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与执行力。
聚力:精准施策+多轮评估,稳住改革“方向盘”
建强数据支撑体系。通过开展基线调研,共收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药总费用规模和结构、医保基金筹资运行、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和管理绩效等6个维度、100多条精确数据,并整合粤赣皖及长三角地区价格数据,为建立覆盖26个临床专科的分类评估模型、构建“本地数据+区域比价”双支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确定报价项目。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项目报价范围“五聚焦”原则,坚持做到聚焦国家决策部署、聚焦省属医疗机构调价方向、聚焦长三角地区项目比价、聚焦异地就医情况、聚焦医疗机构诉求,共确定报价项目274个,并在系统报价规则中内置调增或调降幅度,引导医疗机构规范报价、有效报价。
加强多维监测评估。通过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风险评估专题会等方式,依据《宿州市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管理办法》制定的监测评估内容和方法,对照近30张表格数据,分别对报价结果落地前、落地后对医、保、患三方产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测算和评估,及时排查和解决调价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确保改革安全平稳、落地见效。
相关链接
- 宿州市“三力齐发”助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见效【2025-03-06】
- 安徽宿州市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11-19】
-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签约【2021-06-22】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揭牌【2020-08-03】
- 安徽宿州市政协领导调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