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革持续深化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07-28 08:47:52

【字体: 打印本页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表示,自“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达9.1%。这既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报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也通过医保真金白银的战略购买,为医药技术进步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医保保障持续强化
  章轲介绍,“十四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1—2024年,累计有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截至今年6月,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9614.32万人次享受待遇。
  章轲介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现全国统一,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的537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亿人次,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过90%。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从无到有,目前有10种门诊慢特病能够跨省异地直接报销。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4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截至今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地区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超过12.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就医买药实现扫码直接结算。“药品比价”等小程序也全面上线,医保政务服务线上可办率从2020年的55%增长至2024年的92%。
  “截至2024年底,1.9亿人参加长护险。”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介绍,2016年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试点范围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还在持续扩大试点范围,累计筹集资金过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十四五”期间累计惠及超过200万失能群众,减轻群众护理服务费用负担超过5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49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拉动社会资本投入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超过8800家,护理服务人员达30万人。


医保基金拨付提速
  近年来,医保部门改革支付流程。一方面,从“事后付”转变为“事前付”,医保部门向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个月左右的医保基金。2024年至今,全国已预付医保基金超过1700亿元。
  另一方面,从“按月结”转变为“即时结”,将医保部门与定点医药机构的结算周期从以往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不超过20个工作日,部分地区还实现了医疗机构申报“次日结”。截至目前,即时结算已覆盖全国91%的统筹地区、48.4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金额达5948亿元。此外,医保基金年度清算连续提速,清算完成时间较“十四五”初期提前半年左右。


加强医药创新支持
  “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对医保谈判新增药品即创新药支出大幅增加。章轲介绍,2024年的创新药医保支出是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达到40%。新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这是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的扎实举措之一。目前,共有100多个药品申报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
  随着医疗创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家医保局陆续推出各学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截至目前已出台放射检查、心血管系统等30批立项指南。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此项工作突出了“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科技创新,新增了一批填补诊疗空白、代表科技前沿、满足临床急需的技术项目。目前已发布的立项指南新增了100多项与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例如,在神经系统立项指南中,把脑机接口单独立项;在耳鼻喉类立项指南中,设立了人工耳蜗、人工喉等项目。
  二是聚焦优质服务。例如,以政府指导价统一规范辅助生殖类价格项目,新设“分娩镇痛”“亲情陪产”等价格项目,引导医疗机构为孕妈妈提供更加优质的生育医疗服务。
  三是聚焦行业规范。例如,在不改变美容整形项目市场定价的前提下,通过项目规范改变医美行业项目名称繁多、收费混乱的状况。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