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家医保局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三场直播解读活动,涉及放射检查、综合诊查、超声检查、放射治疗等四类立项指南,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据介绍,四类立项指南在编制和落地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强调规范统一。立项指南对相同服务产出相关的价格项目进行“合并同类项”,推动实现全国范围内同一医疗服务的项目名称、服务产出、价格构成、计价单位等关键价格要素统一。
二是强调赋能创新。立项指南在编制中,注重跟进医疗技术新发展,通过价格政策赋能新技术、新业态。比如,放射检查类立项指南统一新增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硼中子俘获治疗等价格项目,促进高端治疗设备临床转化;综合诊查类立项指南统一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促进低空经济在医疗领域发力。
三是强调适应需求。比如,超声检查类立项指南设立胎儿彩超、胎儿心脏彩超等多个项目,以适应出生缺陷早筛需要;综合诊查类立项指南统一新增“家庭病床建床费”“上门服务费”等价格项目,让老年人看病就医更加舒心便捷。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翁林佳表示,四类立项指南对接落地后,预计将产生一系列综合效应,如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服务标准、让医院医务人员获益等。其中,综合诊查、超声检查、放射治疗等体现技术价值和劳务付出的部分项目价格水平将有所上调,将给医疗机构带来增量收益,也有利于推动医院优化内部分配制度,让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共享改革和治理成果。
相关链接
- 宿州市“三力齐发”助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见效【2025-03-27】
- 中纪委:跟进监督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25-03-20】
- 宿州市“三力齐发”助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地见效【2025-03-06】
- 《浙江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发布【2025-03-05】
- 国家医保局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