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高效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4-08-26 08:28:46

【字体: 打印本页

家住南昌县向塘镇的李大伯患有尿毒症,每周都需做2至3次血液透析。受益于南昌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他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县乡医院,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受医疗资源禀赋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制约,往往是“小病县里检查,大病送大医院”。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何让基层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要求,南昌县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立足县情、锐意创新的“1478”综合医改之路(即:一个集团、四个共同体、7+N发展模式、八大统一)。

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如今,南昌县不少乡镇的村民不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而且还能享受县级医院的诊断和治疗。

8月21日,南昌县蒋巷镇立新村村民刘大爷不小心摔了一跤,胸口感到十分疼痛,便来到镇中心卫生院就诊。这边片子刚刚拍完,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县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的医生就收到了来自刘大爷的CT照片,立刻出具了详细的诊断报告。

“这是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利好。既解决了基层卫生院诊断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让病人以基层医院的收费标准享受到上级医院的诊断水平,便捷又省钱。”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县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万星华说。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从何做起?南昌县集中整合全县医疗资源,成立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并明确集团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配备专职副院长1名、专职工作人员20余名,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引导县域医共体利益共享。

为下好重组这“一盘棋”,南昌县还制定了同一套规则。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对县、镇两级的医疗机构,实行行政、人事、业务、药械、公卫、绩效、信息和财务“八统一”管理。

资源融合打通县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堵点,让患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向塘镇沙谭村村民李建明,因心肌梗死病情危急,在双向转诊制度下,他从向塘镇中心卫生院转入县人民医院导管室仅花了27分钟。

“互联网+医疗”让服务更加触手可及,南昌县也加大力度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专职副院长胡萍介绍,通过建设县域卫生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牵头医院与基层卫生院影像、心电、检验同质化管理,县域内影像、心电、检验结果互认,实现基层检查、基层收费、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做多样检查,结果更权威,诊费更便宜。截至5月底,县域内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4.56%、13.56%。

同时,建立县域远程会诊系统,开展远程会诊、移动查房等诊疗服务,基层患者可以享受县级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治疗、用药等指导,县级医院则可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省级大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乡镇卫生院忙碌起来了

“医生,快救救他!”2023年12月4日晚上10点22分,心急如焚的王芬将47岁的丈夫徐光云送到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向塘镇中心卫生院。徐光云表情痛苦,因为疼痛难忍,一直用手捂着胸口。

分诊护士询问病史后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流程,医生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胸痛中心微信群。经远程短视频会诊,确诊前壁心肌梗死,边抢救边转送到南昌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治疗。由于施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住院治疗5天即康复出院。

乡村群众就医不便,遇到疑难杂症,以往只能干着急。而医共体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基层重病、急病患者的去向问题。胡萍介绍,南昌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推动医疗服务从县级强到县域强,基本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目标。

一方面,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依托县域医共体平台,整合县人民医院、县120急救中心等成员单位的力量,帮扶带动条件较好的成员单位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成为我市首个胸痛救治单元。蒋巷镇中心卫生院在县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建立了胃肠镜室,目前已单独完成胃肠镜检查170余例。

另一方面,提升乡镇医疗区域中心能力。南昌县坚持以点带面、以强带强,创建了由3家县属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帮带4家试点乡镇卫生院(向塘镇中心卫生院、蒋巷镇中心卫生院、幽兰镇中心卫生院、莲塘镇卫生院),将其建设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再辐射带动周边卫生院的发展模式。同时,选派县级医院中层骨干下沉试点乡镇卫生院担任执行院长,下沉专家到卫生院开展坐诊、带教、查房、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的科室建设、内部管理和诊疗水平。

“专家到卫生院坐诊不是简单的‘走形式’,而是真正地接诊开药,并针对基层卫生院一线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执行院长李建中说。

随着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留在“家门口”治疗。截至5月底,南昌县日均门、急诊人次和日均入院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4.56%、9.12%,医保基金清算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4.1%。

“去县城看病耗时耗力,在乡镇卫生院方便很多。而且我几次病情加重时,都在卫生院治好了,我相信他们的能力。”在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向塘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73岁患者李恒存说。

构建全周期慢病管理体系

慢病管理是医共体建设的需求,也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更是健康中国的需要。然而,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限于服务能力和设备水平,存在慢病管理难的问题。

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县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邓文娟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集团成立“慢病管理中心”,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各基层成员单位成立慢病管理科,逐步分批次打造慢病一体化门诊。慢病管理中心成立后,重新定位各级医疗机构功能,整合县、镇、村三级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分类就诊、分级负责管理体系,对慢性病按症状进行分类管理。

强化分级联动的同时,完善慢病一体化管理。县级医院下沉专家与乡镇卫生院共同组成慢病管理团队,开展日常慢病诊疗和管理工作,对确诊的慢病患者实行专人专档、一人一策管理措施,提升慢病患者管理服务水平。

为增强群众防治慢病意识,及时发现和干预慢病高危人群,南昌县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定期随访为抓手,对一般人群进行全面筛查,对目标人群开展高危筛查,对高危人群实施健康干预,推动乡镇公共卫生部门的服务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转变。

家住向塘镇通站路社区的杨海水今年70岁,有数年高血压史。今年5月27日,杨大爷因血压偏高及其他并发症来到向塘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医生对杨大爷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的慢性病管理、健康指导以及慢性高危因素控制。数月来,杨大爷的血压及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受益的远不止杨大爷。今年以来,南昌县基层高血压、糖尿病综合管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数据显示,该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较往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5.9个、5.5个百分点。“两慢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稳定在64%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稳定在50%以上;稳定期“两慢病”患者在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占比下降,预计到2024年年底,南昌县“两慢病”患者管理将实现“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目标。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