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颁布《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过绩效考核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患者就医感受和医务人员获得感仍需进一步改善。
医院员工中,反映劳动强度较高、工作负担重的比例相对较高。医务人员负责多个项目,同时要花费较多时间填写各种纸质考核表格成为常态。
“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医务管理作为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和主轴,直接关系着医院发展的方向和成败。
如何加强信息化应用,通过医务管理系统,减少医务人员填写纸质报表的时间,减轻人员负担,更好的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的难题。
下面科科带你剖析当前医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如何实现精细化医务管理
医务工作存在的难点
当下,医务管理既面临着新版三级公立医院评审标准、三级公立医院考核、药品国家谈判和集中采购、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等政策方面的新要求,也有来自学科交叉融合日益加速、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等带来管理模式蜕变和转型的新挑战。
医务科是医院医疗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医疗质量的控制者,是医院医疗计划的制定者,是医疗事故的处理者,是院内、院外业务工作联系协调的枢纽。
肩负着承上启下,联络左右,沟通内外任务,具有工作具体、面广量大、专业性强以及突发性强等特点,普遍存在以下难题:
一、医务科工作复杂
医务科是医院的重要职能科室,是为医院发展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部门,是医疗质量标准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部门,也是质量投诉和纠纷的处理部门。纵观很多医院把科研、继续教育、质量控制、新技术准入、医院等级评审、医疗纠纷、绿色通道管理及保健等工作纳入医务科管理范围,管理的内容多、面大、工作繁杂,存在管不过来和管不好的现象。
二、医务科人员配备不足
很多医院医务科人员配备和编制的制定还是套用八九十年代的做法,大的医院有6-7人,一般只配2-3人、更有县级医院配1名人员或者 1名兼职人员。导致很多工作疲于应付,停留在表面,不能向纵深和精细化管理。
另外,医务科管理涉及的事情非常多而且重要,从理论上讲,必须具有深厚的行政管理理论、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对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很强的科室之间的协调能力方能胜任。同时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作为内涵,才能将医务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为医院的决策层提供正确的依据与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很多医院对医务科人员选配不科学,不合适,没有严格按照岗位需求选人用人,部分医院让院办或者一线医技人员兼任,导致工作重心不在医务科,疏于管理,弱化了医务科的职能,工作原地踏步。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作为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发展已高度融入各行各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可以使医务科对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的管理,医疗纠纷的处理等工作更加科学、便捷,是实现人性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现代化医院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传统管理存在的成本高、效益低问题,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
然而,很多医院医务管理存在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几乎停留于传统的人工或半人工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医务管理工作和医院的发展。
提升医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医务科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
医院领导与管理人员必须站在全院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高度重视医务科工作。加强医务管理人员工作责任的思想认识,切实引导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强化党性教育、执业操守教育和纪律约束,加强业务培训,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医务科工作人员,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善于管理的医务科工作团队。
二、加强医务科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促进具体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医务科规章制度是促进医务管理工作的强力推手。所以,应加强医务科各项管理制度和职责的建立,紧密结合自身医院实际和发展战略,参照区内外以及国际先进医院管理规章制度,使制度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长效性。
三、不断提升医务科人员综合能力素质
人员是医务科管理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才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将那些责任心、事业心、临床知识丰富、具有良好的信息基础和思想政治过硬的人员配置到医务科工作岗位上来。其次,就是加强管理业务的培训,要建立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像培养临床医技人员一样进行大力培养,并纳入每年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必要时通过引入考核竞争机制,促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医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将传统纸质的档案、资料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图片保存与传输方式及时加工整理、储存,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后,以直观的图标、分析报告和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决策层作为决策依据,提高了安全性、便捷性和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工作量。
医务管理信息化分析
在国家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中,档案资料的准备是一项重要工作。评审资料涵盖了人员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药品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等多方面,评审资料作为佐证材料体现了医院日常管理的过程。
医院医务管理资料存在着分散、重叠现象,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影响着行政与临床以及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知识共享,阻碍了相关管理流程的运行。
因此,将医疗和管理资料进行整合,使其有序化、规范化并易于检索和获取,不仅方便医院评审工作,也有利于促进医务管理知识共享和交流,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管理水平。
从提髙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角度来看,医务管理平台首先要对医院医务科的日常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
医务管理平台应覆盖全院人员,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可实现以下模块管理,如课题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论文管理、著作管理、进修管理、培训管理、个人出席学术会议管理、新技术项目管理、麻醉权限管理、查房权限管理、手术权限管理、处方权限管理、督导管理、学术职务管理、奖惩管理、技术考核管理、个人履历管理、个人证件管理、轮转管理、医德医风管理、会议记录、外来进修人员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学历教育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论文管理、注册医师管理、排班管理、会诊转诊管理、亚专业管理等。
这些事务中,有些事务本身还可再分解为多个事务。以督导管理为例,可以细分为督导模板、督导计划、督导项目、督导员填报、科室整改和统计报表等。试想如此繁杂的事务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是很难办到的,也容易造成混乱。
科进以新一轮等级评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开发精细化医务管理系统,集评审要求、日常工作、辅助决策为一体,对医务管理工作进行集中信息化管理,实现医务管理一体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医院医务工作有力的信息管理工具。
总结
医务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使医务科统一掌握医院医务人员的全部信息,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终端,打破了以往不同管理人员分散管理的模式。通过专业技术档案管理能够及时了解医院医务人员队伍的构成情况,有利于医务科制定培训计划和师资培养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合理使用全院资源。
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和制约医院医疗质量、医院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和制约医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需要我们切实高度重视医务科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紧跟发展步伐和广大患者需求,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不断提高医院医务科管理水平!
相关链接
- DRG/DIP付费下的医院管理策略【2024-12-17】
- “人工智能+医院管理”:SPD在医疗机构精益管理中的实践【2024-12-11】
- 智慧医院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医院发展的关键【2024-12-09】
- 第十二届健康界医院管理大会在海南盛大召开【2024-12-03】
- 医院管理者必读 | 执行力三板斧【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