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省河南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现,官方15日通报指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河南县级医院治愈出院人数占全省的30%以上,部分医院实现了收治患者“零上转、零死亡、零感染”;乡镇和村(社区)等基层卫生机构,承担起了人员筛查、健康管理、卫生消毒等繁重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疫情防控前沿阵地的作用。
15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若石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称,此前召开的河南全省卫生健康大会明确提出,河南各地要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切实补齐基层建设短板,真正把好医生和先进技术沉下去,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水平提上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河南有一亿多人口,医改更是承载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医改的重点难点在县域、在基层,全省80%的人口集聚在县域,满足县域内8000多万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必须做强县域、提升基层能力。”张若石说,近年来,河南省全面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目前,全省已有47个县(市、区)组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并挂牌运行。
张若石称,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河南省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经受住了考验,肩负起了保障人民安全健康的重要责任。县级医院治愈出院人数占全省的30%以上,一些医院凭借过硬医疗技术,实现了收治患者“零上转、零死亡、零感染”;乡镇和村(社区)等基层卫生机构,承担起了人员筛查、健康管理、卫生消毒等繁重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疫情防控前沿阵地的作用。
张若石表示,下一步,河南将建立完善医共体建设成效评估体系,加强对市、县级政府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估,督促各地将医共体建设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事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工作台账、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同时,加强县域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县级医疗机构为纽带,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对接,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短视频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
相关链接
- 国家卫健委: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能力【2022-12-12】
- 广州已启动5家三级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2022-11-22】
- 上海20家医院开设新冠肺炎中医康复门诊【2022-05-30】
- 吉林省最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复诊【2022-05-20】
-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在上海举办【2021-09-22】
- 河南推进基层药品联动机制改革【2025-05-08】
- 河南推动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2025-04-24】
- 河南建立“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机制【2025-04-21】
- 河南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才培养与就业【2025-04-11】
- 河南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发展【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