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0年全省三甲医院都要铺开“互联网+”治病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18-06-21 06:38:21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广东印发《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三甲医院全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被誉为开启“指尖上的医疗”时代。

在广东,“互联网+医疗”的探索3年就已经开始,至如今已形成多种服务模式:

2014年就成立的广东网络医院是全国首家网络医院;近三年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药大附一院)利用信息化和云技术与广东连南地区8家医院共同成立了云信息中心;

再到今天(6月20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下基层,AI眼科医生“走进”65家县级医院,服务基层患者。

技术不断进步,模式不断创新,它们的目的却不曾改变:让老百姓少跑腿,让看病更便利。

模式1:“云信息中心”实现多项结果互认

6月20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连线”在广药大附一院远程医疗中心开展,该院医生与连南医院的医生们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远程病历质控、远程影像诊断、AI远程病理诊断等“跨越空间”的业务交流。

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日前,40岁的盘女士因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入住连南医院普外科。经检查诊断,左侧乳腺有一大小约2*1*1cm的肿物。最近,盘女士在连南医院普外科接受肿物切除手术。

取出肿物后,当地病理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扫描上传至AI远程病理诊断系统,系统分析出了初步诊断数据,并远程传输至广药大附一院病理科。广药大附一院病理科专家在线阅片再次分析,最终得出病理报告——左乳浸润性癌,并立刻传输回连南医院。

连南医院手术专家根据病理结果,在术中即对盘女士进行相关的肿瘤清扫处理。从病理送检到最终出报告,仅耗时30分钟,基本跟在“三甲”医院手术的术中病理时间一致。

盘女士不是唯一的受益者。2014年7月,广药大附一院全面托管连南医院医疗,通过“造血”帮扶,加上“互联网+”、“云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助力,显著提升了连南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并创立了省-县-镇紧密结合型医联体模式(又称“广药模式”)。

2017年10月,广药大附一院启用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后,让连南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大型三甲医院的病理诊断,免去了奔波之苦。

至如今,广药大附一院与连南地区8家医院共同成立了云信息中心,正式实现包括病历质控、影像、病理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不仅提升基层医护人员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还真正减轻病人负担、解决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模式2:全国首个AI医生“下基层”服务患者

同样是6月20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下基层项目,AI眼科医生“走进”全省65家县级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实现AI医生“下基层”。

这是广东省县级人民医院眼科能力建设项目中的“重头戏”,该项目自2016年6月27日启动以来,已经对65家县级医院选送的专业骨干医生开展了10期眼科规范化培训,共培训300多人次。

“可再怎么培训都不够,一个医生的培养需要漫长的过程,于是我们把目光转向了AI。”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陈伟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下基层的AI医生早已“身经百战”,这两年来,它们在中山眼科中心经历了数十万份临床病例的培训和考核,读影像片下诊断的准确率在90%以上。

此外,“AI医生”还在中山眼科中心开了门诊,至今从未有过判断失误。

这一次AI医生下基层主要承担的是诊断任务,“基层医生将影像结果输入AI系统,AI医生进行分析判断给出诊断结果,与此同时,AI诊断系统会将这份诊断结果远程短视频传输至中山眼科中心的专家手里,让他们把关,实现双保险。”对于诊断准确度,陈伟蓉充满信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告诉记者,目前AI医生已经能够准确诊断出多种眼科常见疾病,如白内障,角膜、眼底病变等。

他更在意的是AI医生下基层的深远意义:“目前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眼科医生缺乏,水平参差不齐,依托大数据平台的AI医生的准确和高效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林浩添说,AI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以对基层医生的诊断进行监督和提醒,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对于患者而言,专业医生和AI“双重保险”的诊断结果可信度更高,更重要的是为边远地区患者提供了筛查、诊断和随访的便捷平台。

“目前AI诊断系统是免费给65家基层医院用,他们只需有裂隙灯、眼底照相机等设备即可实现常规诊疗。”林浩添说。

行家谈:未来互联网医疗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作为省内互联网医疗“最早吃螃蟹”的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田军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3年是广东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春天,广东有望打造出“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高地。

2014年10月25日,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在广州诞生,省二医是这家网络医院的“母体”。

3年来,广东互联网医院在全省21个地市58个县域设置网络医院分院19家,配有专职网络医生176名,兼职医生553名;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标准线下就诊点13987个,覆盖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连锁药店、物业小区、学校医务室、企业门诊部、监狱卫生所、海关医疗站、部队卫生队等。

截至今年4月,网络医院每天接诊患者超过33000人次,共为839万余名群众提供网络诊疗、咨询服务,开具电子处方763万余张,每张处方的药费平均约60元,不到广州市普通门诊每张处方金额的1/4。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医院3年800多万的问诊量中,没有一例医疗纠纷。该院随机抽样20余万患者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率达到96%。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网络不流畅和排队时间长,占不满意率的80%以上。

田军章说,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最大痛点,就是支付机制的问题。网络看病,不挂号不付诊金,有明确诊断还能即时开出电子处方。但这样的免费诊疗其实不能持久。

因此,业界最看重的是《广东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价格及医保支付政策”。“我认为,这是计划里最大的利好消息。”田军章说。

那么,未来的网络医院会发展成啥样?田军章有自己的看法:未来互联网医院应该与科技更好的结合。它应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让患者有“口袋医生”,医生有智能助手,真正实现患者无需排队的“指尖上的医疗”。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