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许多大病患者虽然经急救后保住了性命,但由于缺乏后继的康复治疗留下后遗症,而没了生活质量,需要专人长期照顾。”10日上午,“全省首期基层康复适宜技术应用推广暨残疾人家庭签约服务服务培训班”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开班,来自全省基层医院200多位的医护人员将接受为期三天的康复适宜技术培训。
康复学已经成为继预防、治疗之后的第三大学科。美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励建安教授介绍说,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病、外科手术等等,几乎所有的疾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都面临着康复的问题;肿瘤作为一种特殊的慢性病,病人只有20%的时间是在大医院治疗,80%的时间需要在社区医院进行康复。
“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长期以来大医院床位使用率都在100%,需要康复的患者排队严重,而基层医院的使用率仅为50%左右。即便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有康复医学科,但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不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康复理念不强、硬件条件较差。有的基层医生只会开药。”励建安教授说,只会开药的医生不久的将来就会被“电脑医生”所代替,而掌握康复适宜技能,这是目前大量病人急切需要的,也是基层医生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也是实现分级诊疗所需要的。
据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介绍,基层康复需求巨大,203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23%,全国老年人将达到3亿,慢性病、产科康复、婴幼儿、亚健康人群、残疾人都需要积极介入康复治疗。“以往关注疾病诊疗,现在前端如何加强预防,在后端如何加强康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比如,一位脑中风患者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如果不及时进行后期康复治疗,很可能会导致肢体残疾、长期卧床等后遗症,进而会出现肺感染、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同样会要命。”
江苏省人民医院承担了省卫健委8个孵化中心的建设。此次参加培训的有30个基层孵化点和20个基地,培训内容涉及到病人衣、食、行、厕等多方面的适宜技术,包括语言训练、有氧运动、认知能力训练等,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需要康复专业人员介入并提供针对性的康复专业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支出。
相关链接
- 江苏镇江召开医改“两江试点”30周年座谈会【2024-11-25】
- 江苏紧盯群众就医“烦心事”开展专项整治【2024-11-22】
- 江苏“组团式”医疗帮促沛县乡村振兴【2024-11-01】
- 江苏推动临床检验结果线上共享互认【2024-09-26】
- 江苏成立县域中医医共体专委会【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