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获悉,该所依托全市医检互认平台引入人工智能(AI)阅片系统,在黔江区、九龙坡区启动试点数据采集工作。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开展的两轮数据采集显示,在约1.5万例胸部检查(含DR胸片与胸部CT)中,AI检出约800例疑似病例。这些数据为分析区域结核病疫情特征提供了参考。
据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结核病防控中普遍面临“有设备、缺人才”的现实困境。而阅片能力跟不上,导致胸片结果解读不准确,影响结核病早期发现与干预。比如,黔江区在2024年曾对4.4万名老年人开展结核病筛查,仅发现30余名患者,筛查结果与区域实际疫情存在明显差距。而通过AI阅片系统对胸片进行辅助筛查与复阅后,最终确诊190名肺结核患者,早期检出率显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影像诊断能力不足,AI能先把结核疑似病例‘挑’出来,让专业机构复核更有针对性,既减少漏诊风险,又节省人力成本。”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石爱军表示,这一探索为试点数据采集提供了实践参考。
该AI阅片系统聚焦“基层拍片—AI初筛—专业复核”的流程设计。“传统模式下,人工每天最多阅片百余份,而AI阅片系统一天能筛查数千例,效率提升几十倍。”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区县科陈健主治医师介绍,除效率更高外,AI阅片系统对微小结节的识别能力也优于人工,可进一步减少基层因漏判微小病灶导致的误诊、漏诊问题,为基层医生提供更精准的阅片参考。
目前,试点工作已初步构建起“数据采集—算法优化—流程模拟”的框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拍摄的胸片上传至影像云平台后,AI阅片系统先完成全量初筛,再将疑似病例传至定点医院进行人工复核。整个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追踪记录,为未来形成“筛查—诊断—管理”闭环积累了经验。
“基层的设备基础越来越好,为AI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场景。”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党总支书记范君表示,这类智能工具未来有望成为基层结核病防治的“标配”,为终结结核病流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
- 重庆推广11项“中医药良方妙技”【2025-11-07】
- 重庆亮出“十四五”卫生健康成绩单【2025-11-05】
- 重庆541家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 患者住院自负费用下降超15%【2025-11-03】
- 重庆541家医疗机构实施改革,患者自负费降15.57%【2025-09-29】
- 重庆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5-09-22】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