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全方位推动深化医改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当前,全年工作进入尤为关键的阶段,各地应如何把握住重要窗口期,进一步突出重点,以系统性思维更加主动地推动年度医改工作落实?本版特开设“深化医改·见实效”专栏,对部分省份、地市和医疗机构深化医改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展示。
本期介绍的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聚焦编制、薪酬、价格、投入和监管等医改“关键点”,由点及面带动区域卫生健康事业整体提升相关工作。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陈翡敏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是连接省会昆明与滇西大理、丽江等7州市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区域内26个民族230多万常住人口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楚雄州医疗服务和全民健康管护任务艰巨,既有来自昆明的优质医疗资源虹吸压力,又要满足州域内城乡居民差异化、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出一条既能“承上启下”,又能“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道路。
2024年,楚雄州获批实施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这为楚雄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了重大机遇。项目实施以来,楚雄州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聚焦编制、薪酬、价格、投入和监管等医改“关键点”,由点及面带动区域卫生健康事业整体提升。
深化编制改革激发动力
在编制改革中,楚雄州推行“县聘乡管村用”机制,赋予医疗机构编制使用自主权。
医疗机构在限额内调整内设管理机构、根据业务工作需要调整内设业务机构,动态调整各医疗机构事业编制和编外聘用人员额度,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使用等事项由同级卫生健康部门审批,编制结构由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自行规范调整明确,使用事业编制补充人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统筹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加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和城乡联动,全州县级医疗机构累计向基层调增编制72人,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造群众身边的好医院。建立医疗专项编制,专门用于引进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建立医疗机构“编制池”,支持无空编或空编不足的医疗机构引进人才;探索编外人员纳入编制管理激励机制,在编制内和编制外之间设立“控制数”,逐年吸收优秀编外人员过渡到编制内。
着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员轮训、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等“七大行动”,培养医改政策指导、卫生健康管理、卫生健康经济管理三支队伍,大力引进“银龄医师”342名。此外,依托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等机制,分别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引入专家团队“驻院”开展诊疗,让“国家级”医疗资源直通楚雄,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深化薪酬改革增添活力
在绩效分配上,楚雄州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工资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2024年,全州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提高9个百分点。推行医共体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和总会计师年薪制并明确由财政部门全额保障。姚安县乡村医生全部纳入卫生院聘用制管理,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县级筹措资金为乡村医生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对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每月给予500元奖励,并根据服务质量、服务数量、群众满意度考核发放绩效工资,全县乡村医生月平均收入从2019年的3000元上升到2024年的6400元。
深化医保改革激活内力
在“三医协同”改革中,楚雄州深化药耗集采提质扩围,累计节约药品采购资金6亿元、医用耗材1.2亿元;结合现行医疗机构收入结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兼顾医疗机构、患者和医保三者平衡,着力构建“技术价值优先保障、物耗成本合理调控”的价格调整体系,分批次下调检查检验类项目187项,上调技术劳务类项目1084项,公立医院检查检验收入占比降至28.11%,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2021年提升6.86个百分点。
深化保障建设形成合力
改革实施以来,楚雄州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财政投入上,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近3年来,全州卫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2025年全州卫生健康支出预算同比增长8.3%。牟定县将县级公立医院还本付息责任划归政府承担,目前共承担本息债务6424万元;近年政策性支出529万元、医保超支资金4944万元由县人民政府承担;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制定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简化项目资金审批流程和项目实施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确保资金真正用于项目。依托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加强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动态监控。2022年以来,财政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投入48.26亿元,10个县市人民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其中7家县级综合医院、6家县级中医医院获评A级。全州11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标准达标率98.23%,其中39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建成109个乡镇胸痛救治单元及1038个村级胸痛救治点的“15分钟救治圈”。中(彝)医服务实现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3个100%全覆盖。
全州建成1个州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10县市信息平台,连通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实现跨机构信息和数据共享,州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374项。全州62%的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达4级以上,其中州人民医院达到5级。开发“楚晓康”微信小程序,有效解决挂号难、排队难、查询诊疗信息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相关链接
- 云南楚雄医改大讲堂开讲【2025-10-17】
- 楚雄州中医医院专家团队工作站落户元谋 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再添新翼【2025-08-14】
- 云南楚雄:“七大行动”建强医卫人才队伍【2025-03-20】
- 云南楚雄州举办深化医改政策业务培训班【2024-12-19】
- 云南楚雄州召开深化医改工作推进会议【2024-12-16】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