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梳理2025对医院产生影响的“十大医改重点”,预示着医改新业态时代的到来,将对医院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大趋势医院不可改变医院怎么办?第一要务首先是如何“活下来”,才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本优先就显得非常重要,成本成为医院生存发展之“本”,成本如何核算?成本如何管控?成为医院绕不去的“坎”。
梳理2025对医院产生影响的“十大医改重点”,预示着医改新业态时代的到来,将对医院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大趋势医院不可改变医院怎么办?第一要务首先是如何“活下来”,才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本优先就显得非常重要,成本成为医院生存发展之“本”。
一、2025对医院产生影响的“十大医改重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二、过紧日子“活下来”成本优先成为医院第一要务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与经济形势及医疗体系转型背景下,医院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医疗反腐风暴等,医疗行业看似稳定,实则背后暗流涌动。医保支付改革持续推进,总额控制、按病种付费等政策的实施,让医院的收入增长受限。与此同时,人力成本、药品耗材成本却在不断攀升,运营压力如排山倒海般袭来。这些因素都使得医院若想持续发展,就必须精打细算,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不得不“过紧日子”,将成本控制作为第一要务以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1.适应政策环境: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偿减少,同时医疗资源的配置也更加注重效率。因此,医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适应这一政策环境。
2.缓解经济压力:医保基金支付压力的增加、医疗反腐风暴的席卷,使得医院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通过成本控制,医院可以减轻经济负担,确保自身的稳健运营。
3.提升竞争力: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将成本优先作为第一要务,并非是要降低医疗服务质量,而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医疗服务的高效供给。通过精细化管理,医院能够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活下来”,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
三、医院成本核算需要“算清哪些账”
在2025年“十大医改重点”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需要“算清以下几笔账”:
第一本账:医院成本账。算清院级成本核算账,清楚医院运营成本大帐,分析医院收支平衡点,预测分析医院收入账,核算医院医疗盈余账,为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第二本账:成本项目账。算清成本项目账,按照人员经费、药品费用、卫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费、其他医疗费用等六大类划分成本项目,核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第三本账:科室成本账。算清科室成本账,既要清楚科室的成本状况,还要算清科室的收入账,又要清楚科室盈亏账,开展收支平衡点分析,努力降低成本耗费,积极合理开源增收,寻求突破收支平衡点实现科室盈余的方法和措施。
第四本账:诊次成本账。算清诊次成本账,面对APG医保付费在即非常必要,既要清楚每诊次的药耗成本、直接成本、全成本,又要清楚诊次收费水平,还要了解诊次的盈余状况,积极开展敏感度分析,努力提高门诊业务量。
第五本账:床日成本账。算清床日成本账,面对DRG/DIP医保付费非常关键,既要清楚每每床日药耗成本、直接成本、全成本,又要清楚DRG/DIP付费水平,还要了解DRG/DIP的盈余状况,积极开展床日敏感度分析,努力缩短住院日。
第六本账:病床成本账。算清病床成本账,对于合理配置床位,提高病床使用效率至关重要,在全面医保建立初期,住院报销制度推动了病床规模扩张,面对医改新业态,许多医院为了病床缺病人而“发慌”,病床配置过剩状况凸显,一些科室病床使用率过高,一些科室较低,病床资源不能贡献,通过算清病床成本账,让空闲科室的病床利用起来,推动“一张床”管理,提高病床运营管理效益。
第七本账:病种成本账。算清病种成本账,与按照项目收费对应,核算病种的盈亏情况,为DRG/DIP成本核算打下基础,有利于病种结构的调整。
第八本账:DRG/DIP成本账。算清DRG/DIP成本账,既要算清DRG/DIP医院实际收费账,还要算清医保结算账,更要算清医保结算盈亏账,还要算清DRG/DIP运营成本账,又要算清病种价值账及学科发展账,才能实现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九本账:成本决策账。算清成本决策账,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成本决策账影响成本管理效果,重点关注医院扩建、设备购置,初始成本过大,就会买下持续的成本负担。更要关注高值耗材成本管理,优选集采价优的高值耗材,有效降低成本耗费。
四、成本管控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算清账,为管用,这是成本核算的用意所在,通过算清九本成本核算账,为成本管控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持,就需要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和措施。归纳如下:
第一,成本预算先行官。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业务计划和历史数据,制定涵盖收入、成本、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全面预算。明确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额度,为成本管控提供目标和依据。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确保各项成本支出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采购入口要控制。医院应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流程和责任,确保采购的透明性和合规性。通过集中采购、招标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并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采购质量。
第三,人员配置要合理。根据医院的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合理规划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避免人员过剩或不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医院要开展定编、定岗、定员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切实降低人力成本负担。
第四,病床配置要适宜。面对医改新业态的影响和冲击,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采取科室合并贡献护理单元,一张床管理等措施,提高病床利用效率。
第五,业务流程要梳理。方便快捷就医,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以提高医院竞争力,提供医院的业务量和经济收益,是开源增收降低单位成本的重要措施。
第六,医疗服务能力要重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可以吸引患者就医,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就医人群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单次患者的成本负担。
第七,规范医疗行为是保证。DRG/DIP/APG付费下,基于打包付费,不是按照项目多少付费,医院通过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原则,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患者自付水平降低,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可以控制医保结算亏损,提高医保结算率。
第八,成本分析找差距。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定期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成本管控决策提供依据。
第九,成本考核要激励。说一千道一万,成本核算与我有何干,成本核算要考核激励,对于成本核算降低的要纳入绩效激励,对于成本浪费的要负激励。
第十,信息系统要支持。成本核算千头万绪,面对众多的数据源,靠人工很难支持,需要加强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誉方医管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不仅满足成本核算的需求,而且赋能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
总之,医院成本核算只有实现算为管用、算管结合,才能发挥较大的价值,才能全面提升医院的成本控制水平。医改新业态下成本优先就显得非常重要,成本成为医院生存发展之“本”,成为医院绕不去的“坎”。
相关链接
- DRG/DIP付费下的医院成本管理痛难点分析【2022-06-14】
- 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推动医院成本管理【2021-03-19】
- 医院成本管理制度的要点与核心【2021-01-28】
- 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提高医院的续航能力【2020-12-28】
- 掌握4大方法 突破医院成本管理【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