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让更多成果惠及百姓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4-10-08 09:09:38
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近年来,济宁市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百姓。
近年来,济宁市智慧医疗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实现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查看检查报告等功能,极大改善了就医体验。
市民寇女士:“以前到医院就诊,需要携带身份证、就诊卡等一些证件,现在有了手机,可以直接出示电子健康卡,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预约、挂号、查询结果。”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部主任董婉婷:“我们将电子健康卡融入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患者在医院就诊,实现一部手机就能在医院进行全流程、便捷就医。目前我院累计创建电子健康卡138万张,累计用卡493.8万人次。”
济宁市以“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创建为抓手,高标准规划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目前接入4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73家基层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汇集电子病历等数据36亿余条,实现全市就医一码通行。
近年来,济宁还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群众看病更加便利。姜文芝是微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同时也是高楼乡卫生院的“业务院长”,每周都会到高楼乡坐诊。
微山县高楼乡居民田莉:“对高楼乡的这些老年人看病就医很方便,村民也不用坐车劳累去县医院了,在这里很方便。”
微山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姜文芝:“我们组建了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骨科、检验、影像、超声、护理和中医共计18人的专家团队,坚持每周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培养专业的心脑疾病诊治医疗团队。”
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共建成紧密型医共体18个,5258个医疗机构接入全市分级诊疗平台。今年,济宁市继续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升级版”,已完成997家薄弱村卫生室改造,建成100家中心村卫生室。
同时,济宁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打造“白天住院治疗,晚上回家休息”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缓解住院难、手术难等问题。在金乡县人民医院“中医日间病房”,患者尚清贤正在接受针灸治疗,每天治疗一两个小时后,他就可以回家休息。
金乡市民尚清贤:“我参加的是新农合,在门诊上不能报销,在这儿办这个日间病房,可以报销75%左右。”
金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魁:“符合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中医日间病房治疗,一个住院周期只需要办理一次入院以及医保的登记手续。其中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标准的30%收取。这样,患者就可以做到白天治疗、晚上回家,医保报销。”
今年上半年,济宁市20家开设中医日间病房的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25万人次,为患者减少费用700多万元。
相关链接
- 济宁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2024-09-24】
- 济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打造全省医疗高地【2024-09-23】
- 河南省三门峡市考察组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参观调研【2024-04-25】
- 济宁3家医院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县域)名单【2024-04-18】
- 济宁市2023年深化医改纵深推进【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