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管理是指管理者面对时代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领导和指导医院后勤“团队(集体)”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之间相互交叉、重叠、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之发挥最大效益,为患者和医疗一线工作提供所需的服务保障的管理活动。医院后勤工作的基本特点是[1]:(1)连续性(不可间断性);(2)技术性;(3)社会性;(4)经济性;(5)安全性。本文主要从人才管理,社会化、专业化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讨论如何才能搞好医院后勤管理。
1 加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政策
综合性的大型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功能于一体。医院现代化程度越高,设备越先进,医院对后勤保障工作的依赖性就越强,医院的后勤工作越复杂和繁重。 近年来,我院已经逐渐意识到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了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政策。这些人才包括管理型的、技术型的和知识型的。业务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还需要加强技术上的学习与交流。只懂得引进人才,不懂得培养人才也是一种落后的表现。因此,后勤管理应着眼长远和未来,切实把职工培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要结合实际,正确引导、积极支持,创造条件,帮助和促进职工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2]。另外,还要不断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使职工在竞争中得到磨炼,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更好地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通过竞争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的后勤职工队伍。
2 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后勤社会化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院后勤呈现出“小而全”的畸形管理体制,导致医院后勤队伍素质低,人浮于事,医院运行成本过高,服务质量低下[3]。医院后勤社会化是医院管理改革的核心要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单位的后勤服务,突破自我配套的封闭模式,引进竞争机制,把内部后勤服务项目与社会上的服务行业融为一体,一方面双方建立起对称合理的责权利关系,另一方面为患者和职工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工作与生活保障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资源中后勤方面人、财、物的综合效益。医院后勤社会化的根本目的是拆除自身同社会之间的围墙,把许多可以而且也应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职能还给社会,医院则可以通过市场,选择最有利于自身要求的最符合质量标准的服务品种。 我院引入市场机制的具体办法是: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本着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选择公司规模大、技术力量强、信誉度高、价格低廉的公司为合作伙伴。目前已将院内物业保洁、保安、电梯、洗涤推向社会。双方认真履行合同,达到了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
3 逐步实现后勤管理专业化
所谓模式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管理模式是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企业,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规则。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4]。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好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即适合现状的管理理念,适合环境的系统结构及适合需要的操作方法。管理模式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管理粗放就是管理理念不适应管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执行力差则是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上的问题。管理模式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传统意识在旧的管理体系中形成的惯性思维阻碍了模式对环境的适应,由促进因素转为阻碍因素,其根本原因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意识不到位,对发展规模的预见性不强造成的管理手段、水平滞后于医院的发展现状。所以医院在发展医疗主业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后勤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创新管理理念。因此,改变管理模式就成为医院后勤管理的当务之急。 专业化管理的特点是从点上管理、实时控制,消除偏差,把握质量,提供精细、优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对后勤服务有特殊的要求,且标准极高,与医疗的专业要求相配套。在日常工作中,后勤工作与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是紧密衔接的,不可有丝毫缺失,不可有质量波动,并要随着医疗的改进而改进,紧跟医疗的发展节奏。只有专业化、精细化地管理才能完成这样的高要求。满足广大患者日益提高的、新的、更加细致的要求。
4 小结
总之,要搞好医院后勤管理,必须以专业化管理为目标,以人才战略、社会化战略为主要途径,逐步摒弃落后的管理模式,推陈出新,共同促进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链接
- 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是必然趋势【2024-11-15】
- 浅谈我国医院后勤管理发展趋势【2024-07-17】
- 医院后勤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2024-03-15】
-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只需“四招”【2024-01-26】
-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后勤管理【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