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兰县始终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中之重。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为着力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优化流程,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县人民医院投资10万元,在病区配置候诊椅、电视、轮椅等设施健全病区服务功能,并执行县城15公里内24小时免费接送住院病人服务。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队伍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全力培养适宜人才,截至目前共派出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参加政策法规培训、专业理论和临床基础知识等培训,并邀请省内外4名专家开展支援活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各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覆盖率100%,国家基本药物及省级增补药品使用和网上采购率100%。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提高至55元,服务项目扩展到16大项65小项。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1至7月份全县门(急)诊共接诊31527人次,住院1161人次,转诊人数64人次,县域内就诊率为96%。
制定《乌兰县县域医共体工作实施方案》《乌兰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章程》等,促进医疗资源和医疗力量“双下沉”,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落实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建立县人民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医共体”内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有效减轻县人民医院门诊压力。同时,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带动县城内5所乡镇卫生院和38家村卫生室组建县级医疗共同体,形成“促县帮乡、县乡互动、乡村联动、协调发展”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坚持自愿签约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门诊签约与上门签约相结合、家庭签约和个体签约相结合、村医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县4个镇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共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8169户。
全面实施贫困人口“六减” “十覆盖”政策。上半年,全县享受“六减”政策贫困人口320人,共计减免1.5万元,享受医疗服务“十覆盖”政策3733人,共计15.89万元。扎实推进“三个一批”工程,大病救治一批,对县内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共20人;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优先与患有慢性病的304名农村牧区贫困患者签订服务协议,签约率为100%,健康管理率达100%。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牧区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截至目前贫困人口享受医疗救助428人次,总计报销115.72万元。
不断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力度,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卫生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县蒙医医院综合大楼、乌兰县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急救中心、铜普镇煤化急救中心、乌兰县疾控中心实验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门诊医技综合楼已开工建设,全县5所基层卫生院均配备救护车、B超、心电图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主要医疗设备。
相关链接
- 青海医改在深水区破浪前行【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