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推进医院健康促进 服务百姓健康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3-09-20 08:21:06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发布会,介绍推进医院健康促进服务百姓健康有关情况,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谢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

米锋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医院是守护人民健康的主阵地,承担着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在健康促进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更好推动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更好建设健康中国,国家卫健委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就相关内容梳理如下:

485万老人已签约家庭医生  

据闻大翔介绍,上海在健康促进工作当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第一,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三个层级服务体系,最低层级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护理站、以及医养结合机构为托底。第二个层级是以老年医学专科和区域性老年医疗中心作为中间层为支撑,再向上以上海老年医学中心等一些三甲医院作为引领,形成了三级老年医学健康和护理布局。着力构建健康支持环境,开展老年友好社区与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7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以及631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二是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上海市卫健委会同全市十八部门联合制定实施《上海市健康老龄化行动方案(2022—2025年)》,在《行动方案》中明确了14项具体指标、28项重点任务。2022年开始启动了老年人心理关爱、老年人营养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等专项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实施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开展一系列老年健康宣传和科普活动。

三是深化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目前上海800余家养老机构中,已经内设了医疗机构329家。全市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深化医养签约合作,包括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市养老机构以及社区托养机构实现“愿签尽签”的合作服务。

四是不断推进和强化“家门口”老年人健康服务。针对上海500多万老年人,推出了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即每一位老年居民可以选择签约一家三级医院,签约一家区属医疗机构,再签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三个层级为老年人健康服务的一种模式和机制。

目前上海市已经有485万老人和家庭医生实现了签约服务,全市6600余名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宣教与管理、长处方、延伸处方以及优先预约转诊和家庭病床服务等一系列健康服务。

上海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提升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并于4月份出台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的实施方案》。目前,上海正大力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目录,在延伸处方中也增加了80种,更加便捷地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配到需要的药。

闻大翔表示,上海一共有医务工作者20多万人,他们是上海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最主要的一支力量。

为推动和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上海市卫健委联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康科普新媒体矩阵,以全市238家智慧健康驿站作为载体,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健康科普服务。

同时,上海持续推出和不断更新迭代健康科普产品,扶持培育一批以“健康脱口秀”为代表的优质健康科普品牌。联合众多媒体推出了两季《健康脱口秀》栏目,收看人数达到22亿多,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健康科普品牌。

经过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连续15年不断提高,2022年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了39.4%。

发掘健康科普的先锋力量

“群雁高飞头雁带。”就如何发挥科普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一问题,米锋介绍:近些年来,国家卫健委一直在坚持选树卫生健康领域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他们做科普,引领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投身健康科普的行列。已经90多岁的“时代楷模”骆抗先教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在75岁时开通博客为患者答疑解惑,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每年惠及几十万的患者。

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国家卫健委通过邀请医务人员优秀代表走上发布台,用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为群众来解疑释惑。他们作为各自领域的知名专家,日常的诊疗工作都十分繁忙,但是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开设科普专栏、撰写科普文章、开通新媒体账号、制作短视频,不断借助全媒体传播手段,开展科学权威、好记好用的健康科普,在努力实现健康科普的高质量供给。许多坚守一线的优秀乡村医生、社区医生,更是通过日复一日、口口相传,向群众介绍和讲解健康知识,更好地守住群众的健康。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惠及更多人。米锋表示,医疗机构要更好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更加积极发掘选树典型,多措并举鼓励他们成为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的先锋力量,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健康促进“减压”又“加分”

就健康促进和临床诊疗的关系,谢斌给出如下见解:医疗服务的目标是要满足全民的健康需求,而在健康需求里,临床诊疗只是满足了消除病痛这个方面的需求,还有更大一部分对身心健康、幸福感的追求,要通过健康促进来推动进一步满足。

健康促进对临床诊疗,既有“减压”的作用也有“加分”的作用。所谓减压就是健康促进能够使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让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保健相关措施等,有助于科学防病、理性求医问药,可以有效缓解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每天大量繁忙而的琐碎临床工作带来的压力。

“加分”作用体现在3方面:一是提升服务覆盖面。一位医生半天如果看40个门诊病人,已是飞速了,但是一篇科普文章可惠及成千上万的患者。在有限的时空里,提高服务的可及性,科普加分的作用非常明显。

二是提升医生能力。医生既能通过语言来讲清深奥医学理论,还提升了沟通表达、综合判断、提升共情的能力,对医生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是改善医患关系。患者接受科普宣教后,对疾病有了理性认识,在就诊时和医生的沟通会更顺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就医的满意度。

对于医务人员如何做好科普,谢斌有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要静得下心。术业有专攻,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专业积累。所以医生们一定要沉下心、静下心,在做好平时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去产出有质量、受欢迎的健康科普。

二要对得上号。医生要坚守“四要”和“四必须”。

所谓“四要”指:要基于医学发展趋势来提供新的知识;要基于卫生健康战略做好策划;要基于规划部署来有序开展健康科普;要基于人性和伦理不越矩、不犯规。

而“四必须”则是:必须明确你的受众群体;必须选择传递形式;必须认真打磨科普内容;最后必须注意沟通方式方法。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