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单公布,49家医院获批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3-07-21 10:28:43

【字体: 打印本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7月17日印发的《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本次共49家医院获批,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已达到125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阅前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发现,吉林、江苏、浙江等七省为首次有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吉林

共获批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吉林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其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于2021年9月7日成立,是吉大一院首个建设的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以肿瘤中心、神经中心、心血管中心、血液中心四大中心建设为重点突破点,旨在带动梅河医院医疗、管理、服务的全面发展。

江苏

共获批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是苏州市首个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以泛血管疾病防治为核心,实现心血管病科、脑病科、周围血管病科、老年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六大学科和一个中医特色流派多学科协同发展。

浙江

共获批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台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嘉兴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定位为省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规模,全力打造数字化医院,从而实现省级综合性医院落地绍兴市越城区,满足绍兴市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的高端医疗需求。

湖北

共获批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咸宁医院以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为特色,以心血管、神经、肿瘤、危急重症、妇产、儿科六大专科为重点学科,拟打造“强专科、大综合”医疗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宜昌医院预计2024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用,计划形成区域先进的医疗救治、科研与转化、先进人才培养能力,建成大型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襄阳医院以襄阳市中心医院为依托,期望建成“公益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大型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使1-2个专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标准。

湖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以娄底市中心医院为依托,以“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为主线,计划建设以胸外、重症医学、泌尿外科、传染病、航空应急救援中心为核心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四川

共获批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计划2025年12月投入使用,将充分发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东西部两所高校优势,建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创伤、内分泌代谢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计划2025年6月投入使用。根据规划,建成高标准中医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平台和高效能中医研发转化平台等区域典范,实现内分泌代谢疾病、脑病、妇科、肿瘤等重点疾病跨区域就诊率降低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依托北京安贞医院,将共享品牌、管理、技术、人才、标准等要素,推进两院同质化发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计划2025年6月前投入使用。根据规划,项目整体运行5年后,将建成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治中心、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心、儿童保健中心3个省级领先的诊疗中心,区域内疑难重症外转率降低至10%以下。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输出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为依托医院,到2026年,输出医院与依托医院在文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将完全实现同质化,并将肿瘤、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和骨病四个学科建设成为辐射陕甘宁蒙晋的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将相关病种的外转率控制在10%以内。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