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医院跨区域合作 深圳医改迎来新探索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2-11-09 08:12:36

【字体: 打印本页

五年前的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在全市排名靠后,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而到2021年,辖区医院、社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的目标,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跃居全市第一,带动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提升。

笔者走访发现,这样的“逆袭”,有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五年医改探索与实践的一份力。2017年,大鹏新区创新性的跨层级跨区域引进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深圳二院”)牵头组建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下称“集团”),通过整合大鹏新区3家区级公立医院及所辖21家社康机构,组建深圳市首家“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康机构”三级联动的整合型医疗健康集团。一个紧密型医联体由此诞生。

时光荏苒,五载厚积。集团通过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提高社康精细化服务水平、畅通双向转诊体系、推进慢病分级管理等措施,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业内表示,大鹏医改探索将高水平医院的发展与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相融合,对卫生资源薄弱区域快速提升医疗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丰富了中国医疗改革的探索路径。

跨区域跨层级 引进市级医院牵头组建

深圳其他区均是区域内组建医疗健康集团形成发展合力,大鹏新区为何要跨区跨层级引进深圳二院?

一方面,由于新区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新区内3家区级医院均为一级综合医院或二级专科医院,社康力量薄弱,单纯依靠区域内医疗资源横向整合的方式,难以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早在2009年,深圳二院就与南澳人民医院“携手”合作,以建立专科联盟的方式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进行了探索,推动市区两级的医疗资源共享和深入合作,取得了成功,这也给市、区两级的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医疗基础较为薄弱的大鹏新区,大鹏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意识到如果要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则要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新区与市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商讨符合大鹏发展实际的重要举措。

由此,大鹏新区在2017年6月引进深圳二院牵头成立了集团。作为全市首个市、区共建的医疗健康集团,创新了市、区共建一体化运行机制。

集团坚持高位统筹谋划,探索解题“方程式”,发挥高水平医院的医院管理和医疗资源优势,在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分级诊疗转诊服务标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等12个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并且还建立了统一法人治理结构,让彼此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战略发展深度融合、达成一致,市、区携手共同守护辖区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紧密型医联体”的“紧密”,意在于此。

“多亏南澳医院及时转诊,深圳二院急诊迅速响应,才成功挽救了患儿的生命。”今年年初,一名8岁孩童车祸导致重伤,集团立即协调绿色通道从南澳人民医院迅速转诊至深圳二院,在深圳二院18分钟完成初步评估与检查,24分钟送达手术室,成功挽回患儿的生命。国际护士节当天,患儿亲手写下祝福感谢市、区两级医护人员的全力守护。

时间在危急重症面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样高效的抢救,不仅需要畅通的“绿色通道”,更需要畅通的转诊、接诊机制和高水平的医疗后盾。集团成立后,制定了《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双向转诊制度》和《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双向转诊流程》,联动深圳二院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内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转诊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机制,将疑难杂症上转,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据相关统计数据,集团成立后至2021年,双向转诊病人共86607人次,其中社康机构及区级医院共上转74032人次,3家分院共下转9641人次;3家分院向深圳二院上转1495人次,深圳二院向3家分院医院下转1439人次。

医疗资源的互通共享,既要“走出去”,也要“沉下来”。

人才培养方面,深圳二院长期派驻50余名专家定期下基层,并在分院累计建设27家专科名医工作室,同时落实导师制,对学员一对一传帮带。

“名医专家下基层,不仅要让辖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更要通过师承、师带徒等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队伍,为基层医疗培养优秀人才。”深圳二院、集团院长聂国辉介绍,自2019年起,集团在各分院推进落实名医导师制,导师和培养对象实行一对一配对,每名导师培养带教1—3名学员,通过开展传授活动、临床查房和教学查房活动、讲评活动、科研指导,让名医切实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真正把技术留在基层,真正把患者留在基层就诊。

社康建设标准化 夯实硬件基础

“陈伯,血压又比上次高了些,药有没有定时吃啊?”来自深圳二院主任医师杨俊芬正在问诊“老熟人”陈伯。

一大早,陈小姐一早就带着年近七旬的父亲来到三溪高源社康中心,等候杨俊芬主任医师的问诊。“我爸患有高血压多年,现在社康就有从市里过来的专家,老人家年纪大行动不便,社康环境、服务都好,我们当然选择家门口问诊,不再跑市里了。”

“居民少跑腿、少生病,我们医生反而更安心。”据聂国辉介绍,集团成立以前,新区的社康机构发展较慢、运营效率较低,居民看病总得跑去市里。除了高位谋划推动,2018年3月,集团成立了社管中心,对新区所有社康机构实施统一的精细化管理,大力提升社康医护人员在基本诊疗、公共卫生、慢病管理、中医药康复、家庭医生服务等领域的业务能力,实现了社康服务的全面“升级”。

2020年12月,在参加第四届(国际)全科医学深圳高端论坛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区域社康中心——三溪高源社康中心揭牌;2021年,大鹏办事处的区域社康中心——王母社康中心升级改造完成;2022年4月,南澳办事处区域社康中心——新大社康中心搬迁改造后正式运营。

社康中心宽敞明亮、服务内容丰富,还有深圳二院专家定期坐诊……现在,大鹏新区3个办事处均拥有了功能齐全的区域社康中心,集团社康“1+N”管理模式全面铺开,将更有力推进社康机构精细化管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与2021年相比,社康业务用房增长18.97%,门诊人次增长77.98%,全科医生数增长91.18%,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就医获得感也明显增强,大鹏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连续3年位列全市前三。这也直接映射医改探索获得了新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除了基层医疗的“硬件”建设,集团还丰富基层健康服务内涵,积极推动“软件”配套。

2018年,一个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崭新机构——深圳市首家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服务机构在大鹏诞生。集团组建了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社区精卫服务小组,成员包括精神科医生、全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等,全方位提供服务。这个小组的另一特点,是打造“专业服务+家庭管理”居家康复模式,小组成员深入社区,让患者及其家属都能得到有效的个案化服务。

数据能“说话”。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与2018年相比,新区患者管理率上升6.61%,面访率上升42.79%,不稳定患者转诊率达到100%,社区康复参与率上升13.85%。

“大鹏医改的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有效推动卫生与健康服务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聂国辉说。

突出特色 优化专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医生对我说,苏醒的几率很小,劝说我放弃,但我就是放不下这个心结,所以转诊到南澳。”据市民张女士(化名)介绍,2012年8月,其丈夫进行了脑肿瘤手术后因并发症陷入昏迷状态。随后,张女士将丈夫转诊到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植物人促醒病区。

2019年4月15日,这名沉睡6年多的“植物人”在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苏醒。经过医院进一步康复治疗,患者的PVS评分(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量表评分)已从3分达到9分。

这是大鹏新区、深圳二院五年医改探索中,医疗水平提升的缩影,也是集团根据分院优势定位进行差异规划、医学重点学科对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强化的成果之一。

葵涌人民医院重点发展综合救治服务,妇幼保健院重点发展儿童康复及妇幼健康服务,南澳人民医院重点发展康复服务,集团不仅为分院发展画好“规划图”,还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分院发展。

2018年,随着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首个儿童神经康复医学团队,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诊治与研究中心及王艺教授工作站落户新区妇幼保健院,实现了大鹏新区公立医院“三名工程”团队的全覆盖。同时,集团还积极探索区级公立医院与深圳二院的重点学科一体化管理,以龙头医院带动基层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外,在深圳二院的推动下,南澳人民医院哈佛医学院附属斯波尔丁康复医院海曼院士团队参与起草国家康复标准“功能障碍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协助打造全市首家“医养结合、医康结合、康养结合、健康管理与老年社区综合服务相结合”的复合型医养结合中心。

基于此,集团再次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的优势,促成深圳二院各分院、社康机构分别与辖区公立、私立养老机构,以及各级民政、残联、妇联等部门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合作。

以南澳为例。集团在南澳人民医院增设医养结合中心,提供医养、康养专业平台。这不仅提升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也推动新区公立医院错位发展。

在系列举措之下,市属医院、区级医院、基层社康,成了拧成一股绳的“管理共同体”,医院和基层互相支持,病人奔波少了,看病越来越方便了,群众满意度也就提升了。

这样的积极探索获得了喜人成果。在深圳二院的牵头引领下,3家分院门急诊量、出院人次、手术量、社康就诊人次明显增加,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危重病人抢救例数、CD型病例比例、三四级手术等大幅提高,疑难重症方面治疗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多项医疗服务满意度连续居全市排名前列,辖区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攀升,初步实现了大鹏新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的愿景,也带动了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这里当医生能得到迅速成长”“居民的幸福感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继续完善改革,群众的获得感一定会满满的”……在大鹏,这样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医改探索的画卷也正徐徐铺展。未来,大鹏新区、深圳二院将继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强基层、深融合、促发展上精准发力,持续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高水平医院与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高质量的融合与发展,不断推动工作重心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转变,加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辖区居民卫生健康服务的安全感更有保障、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助力打造“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健康大格局。

五年医改,获业内高度评价

公众满意度排名从靠后到第一

2017年6月份,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正式成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对大鹏新区3家区级医院及所辖21家社康机构进行一体化管理。这是深圳市首个市、区共建的紧密型医联体。

五年来,“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康机构”三级诊疗体系初步建立,大鹏新区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众多好评。

“能在家门口有这么好的社康,还有专业的形体指导室,对我们来说太便利了。”新区居民陈慧(化名)带着孩子在三溪高源社康中心就诊时说。

居民这样的感官体验也有数据支撑。测评显示,新区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三,2021年更是跃居全市第一;全科诊疗服务满意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蝉联全市第一。

大鹏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五年来的攻坚克难,在深圳二院的鼎力支持下,大鹏新区的集团化办医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效。目前,在重点学科、新技术新项目等方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深圳的专家下基层、服务到家门,赢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誉。大鹏新区也取得了在全市医疗行业公众满意度排名第一、辖区居民健康素养增速全市第一等多项良好成绩。

“市、区联动守住人民群众健康,基层医院实现特色化发展,社康机构实现精细化管理等举措,公众满意度取得了从排名靠后到第一的跨越式提升,说明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五年的探索是成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在到集团调研时,对集团的医改探索表示肯定。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做实了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践行了全专融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基本保健、公共卫生、维护健康一体化,顶天治病救人、立地维护居民健康,是公立医院改革中紧密型医联体建设通过整合式医疗实现价值医疗的成功案例。”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说。

市区联动的医联体

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

家住溪涌社区的陈阿姨9时30分来到了义诊现场,经过几分钟的等候,顺利就诊深圳二院皮肤科医生。“专家义诊方便家里老人。因为老人家出行不便,现在经常有这种义诊的话,可以解决老人家看病的问题。”陈阿姨的家属说。

越来越多的大鹏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市级名医的诊治,流动医疗巴士的宣教义诊活动、社康机构的建设,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近年来,大鹏新区朝着“病有良医”的发展目标,秉持政府及公益性为主导、公平享有的医改理念,深化“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康机构”三级联动改革,一系列惠民医改举措给百姓看病就医带来更多获得感。

“我们推进医联体建设,目的是为了强基层、促健康、促改革,通过深圳二院的传帮带,实现大鹏当地软硬件实力的提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更是为了满足广大居民对于‘病有良医’的需求和急切盼望。”聂国辉告诉笔者,医改探索初步实现了“三个满意”——病人满意、医护满意、政府满意。现在,大鹏新区就医患者基本实现了基层首诊,再不用为常见病多发病而奔波去市属医院,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诊疗能力也有了有效保障。

强基层的成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集团依托深圳二院在组织管理、医疗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市、区联动携手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自2020年12月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成立了集团新冠疫苗接种医学专家组和深圳二院专家医疗保障组,保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效、有序开展。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市属三甲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如今又与大鹏新区创新性的跨层级跨区域合作,我们的责任更重了,但这也是促使高水平医院辐射基层、不断创新的动力。”聂国辉说。

近年来,在深圳二院的牵头引领下,集团积极探索,推动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满意度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当前,大鹏新区正按照“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福民兴区”,围绕实现“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以全民健康促进全民小康,不断引入优质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医改领域探索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深圳、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

相关链接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