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怎样将“绩效国考”细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2-07-04 08:20:40

【字体: 打印本页

实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导向,推动医改政策落地,检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重要举措。对引导公立医院强化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外界压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外部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影响因素,从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控制费用入手,同时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应根据“国考”要求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运营效率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26个国家监测指标中,50%的指标导向明确要求逐步提高,其中与经济运营相关的有2个;有10个指标导向明确要求逐步降低,其中经济运营相关有5个;在3个要求监测比较的指标中,涉及经济运营的是两个。
  可以看出,在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不同,逐步提高的指标要求医院不断推进,肯定了指标的正向效果,而逐步降低的指标要求医院控制、管理。监测比较类的指标因为全国属地化差异较大,指标影响因素较多,需要通过一段时间进行相关指标数据的比较才能明确下 一步的导向。
  运营效率类指标体现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关键,同时也间接反映政府落实办医责任情况和医院收支结构合理性,推动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有效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目标。在运营效率相关指标中,有10个考核指标考察了医院的收支结构。
  理解收支结构类指标,不能把经济管理看做医院独立的一方面工作,要看到收支结构背后所代表的医院病种结构、学科结构以及人力和资产等各项资源配置结构情况。收支结构指标在医院层面更多要关注的应该是前端的业务工作,而不仅仅是财务的数据,如同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
  另一方面,收支结构充分体现了医改“ 腾笼换鸟”的思路,能够把药品耗材加成挤出的水分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同时,还需要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同步跟进、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监测指标之一,导向明确要求逐步提高。
  这个指标反映了医院收入结构,也从侧面反映了属地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情况,通过这个指标数据的完善也能够使相关联的一系列指标结果得到保障。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除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还有医院对药品、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各项检查、检验的合理情况。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指标考核了年度内人员经费占医疗活动费用的比例,是衡量医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允许”精神的重要指标,同时还用于监测医院改善职工收入情况及医院支出结构变化,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
  指标中的人员经费包括医院全部人员发生的费用,但是科研教学项目经费及财政项目经费支付的人员劳务、专家咨询费等不计算在内。医院的医疗盈余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各项经营情况都会对人员支出占比产生影响,同时需要属地化薪酬政策的支持保障,保障人员支出的合理增长。
  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指标体现了国家对医院建设、运行过程中节能减排的要求,通过指标引导医院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工作,推进节约型医院建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合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该指标填报时可参考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20)。
  收支结余指标通过监测医院医疗盈余率(不含各种科教、财政项目的盈余),了解医院运营情况,引导医院坚持公益性,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
  几年来,医疗盈余率保持小幅度增长的态势,但是根据每家医院具体情况不同,对于医疗盈余的要求也不相同。医院在运行过程中,要改善收支结余情况,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类项目价格,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等增加收入;同时应采取一 切措施控制不合理费用,降低运行成本。
  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考核要求是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监测比较,反映医院负债的合理性,引导医院避免盲目负债 扩张或经营,降低医院运行的潜在财务风险。
  在运营效率一级指标下的5个费用控制指标衡量医院主动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情况,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次均费用增幅是衡量患 者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包括门诊次均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费
  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衡量患者药品费用负担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包含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次均费用增幅及药品次 均费用增幅的指标导向都是逐步降低的。
  通过 2019年的考核结果,从全国范围内数据可以看出,门诊次均费用增幅 6.28%,住院次均费用增幅5.27%,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5.98%,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3.23%,总体增幅水平合理。
  全面预算管理和规范设立总会计师指标,要求医院发挥总会计师作用,按照战略规划和运营目标,采用预算方法对预算期内的业务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细化管理。同时强
  把考核细则落实到医院日常工作中
  医院在参加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更多的要结合自身内部管理的特点,通过内部绩效管理相应政策的落地见效与外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让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工作落实到医院日常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内容,准确把握考核指标内涵,同时关注所有考核指标之间的内在联动性。要提高绩效考核数据质量,严格执行政府总会计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能力,确保财务数据准确。
  绩效考核属地化管理部门考核时,应按照相关制度、文件和操作手册统一填报口径,保证数据的同质性,加强属地同级同类医院考核结果比较分析,优化政策环境,精准落实管控措施。
  医院还应更多关注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算、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对标行业内同样定位、同等水平的医院,找准自身问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运营精细化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智慧医院建设。
  医院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强化数据信息分析,助力绩效考核工作。医院内部无论是业务管理还是经济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在提升信息化水平,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要以“智慧服务”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一步夯实智慧医疗的信息化基础;以“智慧管理” 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最终建设成集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和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其中,医院的智慧管理应该以医院集成平台为基础,包含运营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和辅助决策创新机制。
  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使更多的业务数据信息化,运用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支撑业务不断优化。助力医院科学决策,保障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