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来了,国家卫健委提出四大任务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2-05-06 09:14:40

【字体: 打印本页

2022年五一节前夕,国家卫健委《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2]72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为今年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改革方向定下基调。

《通知》明确指出,2022-2023年经济管理年活动将继续延续2021年“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的主题,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补齐短板弱项,着力推动“以业财融合为重点的运营管理建设,助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效益”。所谓业财融合,是指以医院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医疗业务、财务、信息技术三位一体的融合。

疫情影响和冲击下,

医院经济运营面临五大挑战

事实上,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的活动诞生与疫情大背景紧密相关。

两年多时间,医院围绕防控和医疗两大主线运营成本大增,医疗收入受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增收乏力,恰又适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力,医院收入遇到“天花板”瓶颈,医院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呈扩大之势,医院经济运营压力凸显。

经济运营压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住院患者人数增幅下降

受疫情影响,担心院内感染,患者住院的意愿下降。

二、公益疫情任务大幅增加

各地疫情散发,产生了检测、卡点、支援等公益疫情防控任务,医院大量人员被抽调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公益性支出。

三、医疗收入增幅下降

疫情冲击,加之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从严,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及违规的医疗收费得到治理,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医院的医疗收入增幅下降。

四、防控成本大幅增加

医院大门卡点增加值班人员、病区卡点增加值班人员、院内感控消毒从严,等等,导致医院防控成本支出增加,推动医院运营成本上升。

五、医院结余率下降或亏损

毋容置疑,患者就诊量和收入的增幅下降,医院防控和运营成本的上升,结果就是医院医疗收支结余的下降,如果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跟不上,许多医院会出现亏损额扩大,这些无疑加速了医院的经济紧张。

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的四大重点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通知》强调,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重点任务及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加快健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

《通知》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并且提出了时间表,明确,到2022年底,努力实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二、积极探索符合医院实际的业财融合具体措施

《通知》要求,按照“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实施、质量控制、费用管控等,注重从业务质量提升和资源配置、使用、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应性评价,加强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运用,强调内部相关部门协同,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要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预算管理医院确定不少于2个试点项目;省级三级公立医院和二级公立医院确定不少于1个试点项目。

三、进一步防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

《通知》指出,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明确措施,精准防控,健全机制,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运行。有关通知另行印发。

四、继续落实2020-2021年经济管理年活动任务要求

《通知》提出,对照检查2020-2021年度经济管理年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继续落实《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262号)提出的5方面24项重点任务要求。持续做好财政资金、基本医保基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督管理以及查出问题的整改整治工作。

5方面24项重点任务要求:

(一)梳理分析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

1.认真梳理此前各类审计、督察、检查等外部监管工作发现的经济管理、经济行为等突出问题,以及内部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经济管理短板弱项,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2.科学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建章立制,防患未然。重点关注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内涵经济行为(即该项活动可以获取收入或耗费人财物等资源)的事项,聚焦关键环节和流程管控,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监控的制度措施,使之既符合业务管理规范化要求,又满足风险防控精准化需要。

(二)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

3.严格落实医疗服务项目规范、价格行为管理等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自查自纠与内部监督机制。

4.规范收费管理,严禁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问题。

5.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禁超范围使用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等问题。

6.规范药械管理,严格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严禁设备使用不规范、医疗记录不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以外的强制性服务等问题。

7.依据政府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医院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含公示价格)标准,切实提高价格透明度,规范医院价格行为,在显著位置公示药品、医用材料和医疗服务价格信息。

(三)加强财务管理,夯实经济管理基础。

8.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有关预算、成本、采购、资产、内控、运营、绩效等制度体系,依法依规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发挥经济管理工作的服务、保障和管控作用。

9.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将日常业务管理与严控一般性支出、节约资源成本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管、同评价,确保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

10.加强采购管理。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权责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确保政府采购工作依法依规规范运行。

11.加强捐赠管理。完善捐赠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确保捐赠款物接收手续完备,登记造册,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确保捐赠款物合规使用,专款专用,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12.重点围绕成本管理、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薄弱环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运营管理制度措施、内部控制全流程体系、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指标导向等,推进形成经济管理价值创造,提高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益。

13.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财务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该项仅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四)推进业务财务融合,促进经济管理提质增效。

14.把经济管理各项要求融入医教研防产等业务流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各环节,促进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深度融合。

15.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主线,转变重业务轻管理的现状,提高全员执行制度和重视内控的意识,不断提高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16.医院可以单独设置运营管理部门,或者确定具有牵头负责运营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积极推行运营助理员、价格协管员制度等,辅助协同临床业务科室加强科室内部运营和价格管理工作。

17.加强组织管理建设,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要配置总会计师,协助院长负责医院经济管理和运营管理相关工作;加强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内设机构职能,形成经济管理工作合力;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使用专业化、复合型管理人才。

18.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实现单位内部运营管理平台系统与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

19.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定期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建议。

(五)改革创新强化监管,健全长效机制。

20.认真落实深化医改任务要求,采取务实有效管用的措施,切实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属性。

21.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及时申报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并严格执行;认真落实支付方式改革任务要求,推进医疗服务保质量、降成本、增效益。

22.细化落实各类业务活动中内涵经济行为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措施,建立医疗、价格、财务等管理部门联检联查日常监督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检查,避免出现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2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24.强化监管手段。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开展智能监管,规范诊疗和收费等行为,保障单位经济安全。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