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发布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0-07-17 08:23:00

【字体: 打印本页

7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

本书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和地方经验与案例三部分。总报告在简要回顾医改十年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2019年医改进展,并面向2020年和“十四五”规划提出改革推进策略。专题报告围绕现阶段医改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从专家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地方经验与案例部分选取部分改革进度推进较快且改革成效有所显现的典型地区,对其医改经验进行总结,为推动全国医改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报告指出——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逐步优化就医格局

分级诊疗制度是新医改以来推行的一项重大制度,推进医联体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远程医疗是推进分级诊疗的3个主要抓手。作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重点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远程短视频医疗服务助力分级诊疗等。

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医保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蓝皮书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基本医保”),实现了保障范围从部分人群到全部人群,保障方式从单一制度到多层保障的转变,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为进一步理顺医保管理体制,提升医保治理能力,2018年5月国家医保局成立,整合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管理职能,并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制定、价格管理、招标采购等职能进行整合,为深化医改提供了组织保障,有助于发挥医保在“三医联动”中的促进作用。2019年,持续深化医保支付等多项改革,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提升医保管理和服务能力。医保筹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医保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医保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异地就医结算由住院到门诊,医保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持续推进商业保险发展,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完善;开展医保信息化顶层设计,全流程信息管理体系逐步成型等。

我国医改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在统筹推进党中央“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过程中,医改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包括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与健康风险的广泛性;落实健康优先战略实现发展转型的长期性;实现全面小康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的艰巨性等。

公立医院改革

未来要在痛点和难点上持续推动

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从试点改革到综合推动,再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出,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今后要在一些痛点和难点上持续推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意味着国家已从战略层面统筹考虑关乎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其中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供给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建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体系,如何做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改革需要交出的答卷。

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任重道远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政府主体职责,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保相关政策协同。贯通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环节,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引导药品供应链上游改革发展,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要。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自身改革;进一步完善医保相关改革举措;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等。

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

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医改中,始终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新一轮医改十年来,经过各方努力,中医药发展深度融入医改,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又借力医改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顺利完成,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目标初步实现,医改中医药政策机制基本建立,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下一步,应当在建立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推动中医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严格中药质量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破解医改难题、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