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医院医保管理绩效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0-05-06 09:08:24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医保患者成为医院就诊人群的主要群体。全民医保时代的到来,加上医保管理局不断出台的政策,在给医院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医保管理部门带来许多挑战。医院绩效必然要适应医保付费制度改革,而不是刺激增收导致医保扣款、罚款,应建立精细、精准的绩效激励约束机制,追求提质增效。
  2013年中国医院管理协会医保专委会于组织制定了《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体系,成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形成医院、主管部门、科室三级医疗保险管理网络;应设立与医疗保险管理任务相适应的、与本单位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相平行的、独立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
  据调查,截至2018年以前,95%医院都成立了医保管理委员会,医院医保办公室普遍已经成为独立的职能科室,与医务处、护理部平行,医保办公室管理职能得到院领导和临床科室的重视,由控费管理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延伸。
  影响医保管理绩效的因素
  1. 医院缺乏医保管理人才
  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健全,医疗保险市场扩大,许多医院还未赶上医保制度快速发展的步伐。医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基础的临床知识外,还要认真学习了解最新医保政策,才不会在日常工作中违规相关政策。同时,作为医院配备的医保管理人员,还要系统深入学习掌握医保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医保成本管理难度大
  各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内容不全,核算方法不统一,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难一进行,各单位核算的成本结果缺乏可比性。
  3. 付费方式的改变
  DRGs的实施从后支付方式转变为预支付方式,给费用质量控制和病患成本控制带来较大影响。
  4. 病人自主选定医疗机构的影响
  现如今医疗机构的大规模增长,给病患带来更多选择权,所以医疗机构激烈的竞争也影响到医保管理绩效的结果。
  5. 市场主体结构改变的影响
  第三方付费的介入,医疗市场主体从原来的供需方变为医院、病患和第三方付费者组成。形成医院对病患占主体地位,第三方付费者对医院占主体地位。
  提升医保管理绩效的方法
  1、配备医保管理专业人员
  建立专门的医保管理部门,要求其工作者具备一定医疗知识和医保管理技能。结合医院自身战略目标和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加强与医保管理部门沟通及协调
  医院医保工作除了涉及临床、医技科室外,还涉及医务部、财务部、药剂和信息设备中心等一系列有关部门,需要“全院一盘棋”,形成统一配合,相互促进的医保工作机制。
  3、占领医保病人市场份额
  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除了硬件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之外,在同行中提升服务价格比优势也是有效手段。通过现有医保管理服务于各类参保者,以“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观念方便各位病患的就诊过程。
  4、确保质量的监督机制
  医保管理委员会对医保患者诊疗进行每月监督,采用随机抽查和针对检查相结合方式。对费用增长异常的科室进行调查,分析其费用增长原因,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费用收支要在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为患者选择质优价廉的治疗方案。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