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此前尚未开展过重症超声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首次开展此项技术,在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缓解了不少患者由于在转运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完成CT等高效的影像学检查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患者转运途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在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以及容量评估、病情的预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青海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樊海宁及急救中心主任侯明介绍, 新冠肺炎首先损伤的器官是肺部为主,其在CT上有其特征性影像学改变,而最新的研究发现重症超声在新冠肺炎的诊治中有一定价值。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新洲区人民医院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工作中发现,由于患者转运方面存在困难及巨大风险,不少患者无法完成CT等高效的影像学检查,对后期诊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增多、亟需床旁对重症患者肺部病变进行即时动态有效的影像监测及准确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
重症超声被称为看得见的听诊器。重症超声中肺部超声在肺渗出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的评估、气胸识别、呼吸困难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评价以及在治疗中监测、疗效评估和指导治疗等方面已应用于临床,并已形成多个国内外专家共识。为此,青海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功引进重症超声设备后,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童世君的指导下,逐步有序开展重症超声技术,在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以及容量评估、病情的预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整合多种资源,提出有针对性的短期内能够实现肺部超声检查技术应用到新冠肺炎肺部超声检查及诊断实施方案,以推进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在此期间,除开展技术外,青海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还指导当地医院医生学习此项技术,从重症超声的基础开始,包括超声的正常声像、异常声像,以及重症超声常用的流程、手法、检查部位以及对检查结果的判定等。使当地医院医生对重症超声有了全新认识,也对青海援鄂医疗队在重症超声方面的技术给予了肯定。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新洲区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床边诊治能力。
相关链接
- 青海深推“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2025-04-21】
- 青海: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2025-04-08】
- 公立医院新阶段:青海省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升级【2025-04-07】
- 青海推动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宁【2025-03-31】
- 青海:“三医”协同红利不断释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