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时代医院绩效新内涵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19-11-19 08:39:08

【字体: 打印本页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现伟大的健康梦,成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强音,医改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政府对医院加强绩效考核,医保DRG支付向价值医疗买单,医改新时代,医院绩效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从单纯的“发钞票”,向多维度、多参数、全面性综合绩效维度发展。
  一、医院绩效起源与发展
  医院绩效的概念启蒙于上世纪计划经济时期, 1981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已实施近三十年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改为“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新办法,鼓励医院增收节支。 1989年,国家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财务管理办法,允许医院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获得更多的收入,收入在一定比例内可用作职工福利或奖金。这就是最初医院绩效的萌芽阶段,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成为社会热点。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明确了“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指导方针。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医院绩效的侧重点放到了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公益性体现不足。但是医院开始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医疗收支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状况得到缓解。
  2000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此时的医院绩效更加关注趋利性,经济挂帅成为医院绩效的重要特点,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热点。
  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国家加强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市场化医改步伐放缓,2005年5月年开始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提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2009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发布,重点提出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改进入了新阶段,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绩效从经济挂帅,向适应政治需求公益性转变。
  二、医改新时代医院绩效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1、医改新时代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
  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四轮驱动”医改框架基本构建,抓落实成为关键。
  一轮: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公立医院领导人管理。2018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赋予党组织更大的责任,党组织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2017年中组部等印发《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对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一轮:推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办发〔2017〕67号《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一轮: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办发[2019]4号《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发布;国办发〔2019〕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年度即将发布实施。
  一轮:医保制度改革(医保集中采购、医保DRG支付支付改革等)。国家医保局, 4+7统一采购招标, DRG付费制度改革试点,医保战略性购买发力,实现“腾笼换鸟”,为提高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腾出空间,引领公立医院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内涵质量提升转型。
  2、医院狭义和广义绩效
  医院绩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绩效指医院所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果方面。
  广义绩效指医院完成预期综合目标的情况。包括资源利用水平、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反应性和公平性。
  医改新时代,医院绩效不仅仅是狭义的概念,而是更加广泛的概念,广义医院绩效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
  3、医院绩效新内涵
  医院绩效新内涵:医院绩效是指医院完成预期综合运营管理目标的情况,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
  (1)医疗质量。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三级公立医院的核心任务。通过医疗质量控制、合理用药、检查检验同质化等指标,考核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代表性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考核医院重点病种、关键技术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情况。通过预约诊疗、门急诊服务、患者等待时间等指标,考核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效果。
  (2)运营效率。运营效率体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关键。通过人力资源配比和人员负荷指标考核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经济管理指标考核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情况。通过考核收支结构指标间接反映政府落实办医责任情况和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合理性,推动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有效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目标。通过考核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变化,衡量医院主动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情况。
  (3)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能力体现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反映三级公立医院创新发展和持续健康运行的重要指标。主要通过人才结构指标考核医务人员稳定性,通过科研成果临床转化指标考核医院创新支撑能力,通过技术应用指标考核医院引领发展和持续运行情况,通过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指标考核医院信用建设。
  (4)满意度评价。医院满意度由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两部分组成。患者满意度是三级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是医院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通过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评价,衡量患者获得感及医务人员积极性。
  4、医院绩效外延大拓展
  传统的医院绩效涵义,更多考虑的是“钞票”趋利,以医疗为中心,以增收为导向,绩效激励更多的体现“多收多得”或“多做项目多得”,面对医改新时代,医院绩效的内涵大拓展。
  (1)  适应宏观绩效考核
  内部绩效考核要适应宏观绩效考核,满足医院公益性和医疗本色属性回归,实现医院均衡发展。医院绩效考核影响到医院的“面子”形象,进而影响到医院绩效工资总量,甚至影响到医院领导人的“帽子”,所以医院绩效需要提高政治站位,调整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导向,从收支结余提成或项目点值的绩效提成模式,向适应外部绩效考核方向的多维度绩效考核方向转型,采取多维度的积分制绩效管理模式,誉方医管《四轮驱动绩效绩效管理模式》,与外部绩效考核相适应,同时更加有利于医院内涵质量效益提升。
  (2)  顺应医保DRG支付改革
  内部绩效考核,要顺应DRG支付改革为契机,把RW   、CMI、时间效
  率指数、费用效率指数、低风险死亡率指标,纳入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医保DRG不同于其他版本DRG,医保DRG直接影响到医院“票子”,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内部绩效激励需要从刺激粗放式增收,多做项目多收入,向激励成本控制为王转型,防止刺激增收医保不买单,导致医院绩效激励成本增加,结果是增收不增效的局面。
  (3)  加大价值医疗提升激励
  医保向价值医疗买单,宏观绩效考核侧重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院绩效要更加关注向价值医疗倾斜激励,加强学科建设和病种结构优化,激励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比重,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效益。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