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崇明区举行。从会上获悉,本市明确浦东医院等25家医院为首批建设单位,同步启动建设四大区域中医医联体,探索建立医联体内整合型服务模式,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努力解决“看病难”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本市明确浦东医院等25家服务能力较强、覆盖人口多、辐射范围大、分级诊疗基础好的医院作为首批建设单位,一方面以支持远郊医院为主,另一方面确保16个区“全覆盖”。后续根据医疗机构能力水平基础,持续推进建设,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本市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布局和认定,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区域性医疗中心立足区域医疗服务基本需求,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与市级医院对接,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强化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双提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同时,本市将推进中医专科医联体建设,构建“区域+专科专病”点面结合、全专互补的中医医联体新模式:建立“东南西北”四大区域中医医联体,由4家市级中医医院牵头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形成“市-区-社区”梯度支持的联动发展模式;以中医优势专科专病为协作纽带,由中医重点专科牵头带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同专科领域的技术提升及能力建设。
本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医联体建设的绩效激励、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通过医联体形成市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职责明晰、紧密合作的关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上下联动,并探索建立医联体内整合型服务模式,逐步实现预约、就诊、转诊、出入院、付费、随访、检验检查等全流程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基础上,实现医联体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相关链接
- 山东德州高质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2025-04-01】
- 三明:沪明携手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025-04-01】
- 青海:“三医”协同红利不断释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2025-01-14】
- 2024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研讨会在厦举行【2024-12-30】
- 贵州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奋力实现大病不出省【2024-12-02】
- 上海:医联体把整个诊疗体系“搬”到基层【2025-05-08】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西安举行【2025-04-30】
- 第七届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大会在西安召开【2025-04-29】
- 上海: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深化平安医院建设【2025-04-02】
- 上海打造整合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