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费条件下如何解放思想?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保控费越来越严,特别是进入2019年之后,各地区的医疗机构都深深的被医保控费影响着,很多医院的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业务收入开始进入零增长或者是负增长的时期。
面对控费,很多医院的朋友们都是诸多的不解,这不是明摆着要让我们“推诿”病人吗?病人生病到医院来了,由于医保费用的控制,医生不敢接诊病人,因为对很多医院来讲,看的病人越多,医院亏的就越多,不看或者少看反而能让医院盈利。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的确是存在的,也是目前医保控费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阶段,各地区也在逐步完善医保政策,逐步的让控费更合理,比如现在在各个省份逐步推行的DRG付费方式就会逐步的解决这个问题。
医保控费已经是一种大趋势,不可能因为医疗机构或者是医务人员的反对而有任何的改变。那么,医院应该如何认识医保控费呢?
医院是医疗保险制度下各矛盾的焦点,医院的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的整个运转,医院和医保分别处在在“支”和“取”的不同地位,这决定了两者的对立性,但是我们更应该着重看待两者的统一性即都是为参保者服务,医疗管理要通过医疗保险来实现。
医院是医疗保障的提供方,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而医保是医疗保障内容,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医院和医保目标都是保障区域居民的健康。但是由于资源的缺少和有限性与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医院和医保又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当医院和保方利益达到平衡时,患者的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医方和保方必须长期、有效的合作、协调沟通才能实现共赢。任何一方若只顾个人眼前利益,其结果都将会使自身遭受损失,也会由此而引发双方共同利益的损失。
医院是直接为参保公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主动控制冒名就医,严把住院指征减少小病大养,做好健康宣教、改变区域居民的就医习惯等措施,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从而保障医保资金的安全。也就是说作为医疗机构,医院要积极响应控费政策,由被控个体向控费主体转变,大大提高费用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保风险并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医院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之前以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式经营逐步转为以质量提升为主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医院在成本管理、经营结构调整、临床路径管理等方面加强投入,实现医院的战略转型。
控费条件下医院依然可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以新的调整两个结构的理论为指导,充分解放思想,齐心协力为医院的战略转型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医保控费,不能仅仅是站在医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控费是规范医疗服务的一种手段,也是医疗服务规范的一个过程。控费已经成为全国所有医疗机构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了,所以不要再拿控费作为医院发展缓慢或者是倒退的借口了,这是最没有出息的表现,因为我们无法去改变医保控费这一既定事实。
还记得国际歌吧: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就是这盘菜,看我怎么炒;
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别人做得好,我也能做好;
别人做不到,我也能做到;
别人做得好,我做得更好!
不是没这个、没那个,是没思想、没担当、没方法。
相关链接
- 医保控费下医院怎么做好成本管控【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