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西安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西安市已建成6645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7774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77张。位于航天基地的市人民医院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运,届时,西安将再增1500张编制床位。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1.17万人
特色专业优势明显
近年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以推动健康西安建设为主线,着力破解“看病难”,努力补齐医疗短板,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
据了解,目前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1.1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852人、注册护士52675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7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5.27人。
骨科、眼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等特色专业在省内外具有优势地位。红会医院、第四医院、儿童医院等医院分别组建了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西部眼科联盟、西北儿科联盟等14个专科联盟,辐射甘、宁、青、蒙、晋等省。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为群众建设“家门口医院”
为了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安市在城区全面推行城市医疗集团,郊县则采取分级诊疗模式。全市所有公立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涵盖80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40所基层医疗机构。仅2018年,各医联体累计向基层下派专家1.7万人次,双向转诊19万余人。截止2019年5月,全市已建立152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029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开展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4291人,签约居民117.7万人,重点人群签约77.9万人。
同时,西安市全面推广“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目前已有22家医院上线“城市一账通”APP及公众号,13个区县2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互联网+社区医院移动支付”,9家医院实现血费直报,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实现APP在线预约。
“十三五”期间,西安市还将再规划建设一批医疗项目,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补齐医疗短板。其中,已立项的西安红会国际医院、西安国际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将被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以儿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相关链接
- 广东公布首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2025-07-16】
- 浙江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工作【2025-07-09】
- 山西吕梁成立医疗卫生“桑梓联盟”【2025-07-03】
- 2025.7-8月大连、杭州关于举办"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医疗卫生系统AI(DeepSeek赋能)实用性公文写作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5-06-26】
- 肥城市被确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2025-06-23】
- 西安市第九医院在2024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评选中获佳绩【2025-06-20】
- 2025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滋水论坛在西安开幕【2025-05-26】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西安举行【2025-04-30】
- 第七届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大会在西安召开【2025-04-29】
- 陕西安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 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