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广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全面启用暨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服务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据了解,广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于2018年12月建成上线,目前共有58家医院接入平台。其中22家达到监管要求,完成互联网医院审批手续并上线为市民群众服务。据悉,互联网医院主要针对复诊病人进行。
互联网医院准入前
必须先接入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
据了解,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6月5日广东省政府率先出台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广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全面启用,首批按新的规定成立的22家互联网医院集中上线。
按国家有关规定,“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应当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满足行业监管需要。互联网医院准入前,必须先接入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将互联网医疗服务数据上传到监管平台,接受监管。
广东省卫健委信息处处长甘远洪介绍,广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按照“一站采集、五项功能、三级用户、三方监管”模式建设。一站采集:是指由平台一站式采集全省互联网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五项功能:是指平台具备互联网医疗数据采集、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互联网医疗信息安全监管、互联网医疗数据中心、监管平台门户网站五项功能。三级用户:是指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权限利用平台对所辖互联网医疗机构进行监管。三方监管:是医政医管、信息安全、综合监督三方按职责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监管。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直接采集互联网医疗医院的机构信息、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执业医师信息、执业药师信息、患者信息、电子处方等诊疗信息、互联网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语音视频信息,省、市、区三级医政医管、信息安全、综合监督部门对数据进行查询、追溯、分析,实施对医疗行为、医疗质量、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其中,对医疗质量和医疗行为的监管,分解为43个监管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这43项指标,基本可以掌握互联网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医疗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目前,每天采集互联网医疗机构前一天的诊疗服务信息,今后将提高视频数据采集频率,逐步实现实时监管。
22家医院达到监管要求
集体上线提供服务
据了解,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于2018年12月建成上线,目前共有58家医院接入平台。其中22家达到监管要求,完成互联网医院审批手续,并按照新的管理规定建成了互联网医院。此外,36家正在进行接入调试,其中三甲医院16家。
4月23日集体上线,为人民群众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清远市连州市人民医院。
记者了解到,22家互联网医院中,三甲医院19家(登峰医院6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家。其中民营医院1家。22家互联网医院的实体医院中,有14家在广州,2家在深圳,1家在珠海,1家在汕头,2家在佛山,1家在阳江,1家在清远。
相关链接
- 湖南严禁互联网医院用AI开处方【2025-02-26】
- 重庆上线“渝悦·云医”互联网医院总平台【2025-01-10】
- 南宁市新增9家医院获批互联网医院牌照【2024-12-19】
- 上海出台新版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2024-08-30】
- 两部门:支持在闽台资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2024-06-14】
- 广东110家医院成立免陪照护联盟,香港护士首次获表彰【2025-05-12】
- 广东“三张处方”入选全国医改十大新举措【2025-04-18】
- 广东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2025-04-17】
- 广东8地市试点医疗机构启动免陪照护服务【2025-04-15】
- 广东出台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