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南宁市举行“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广西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最新成效。
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成果显著。自2024年以来,广西多部门联合出台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管理、“预住院”诊疗管理、“无陪护”病房试点等多项惠民政策,同时设立老年人挂号、缴费、取药优先窗口,持续提升不同群体就医可及性。在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负担专项行动中,全自治区45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出便民服务措施7069项,惠及1.25亿人次,减免费用约1.68亿元;514家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医保政策持续优化升级。广西已构建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格局,医疗救助政策实现贫困人群全覆盖,特困对象政策内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可达100%。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组付费(2.0版)政策,实现自治区内异地就医按病组付费改革,有效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在待遇保障方面,广西建立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制度,将147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医保(含44种罕见病用药),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扩展至38种、对应药品为1658种;新增211项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优化863项支付类别,将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累计结算29.11万人次。截至今年9月底,广西已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4.79亿元,累计资助301.29万人参保,直接救助540万人次。
医药产业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广西严格落实药品安全各方责任,聚焦临床试验、委托生产、网络销售等重点环节,以及疫苗、集采中选药品耗材等重点品种,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风险。自2025年以来,全自治区完成药品抽检2902批次,合格率达99.21%,保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在产业发展方面,自2022年至今,广西新增药品生产企业30家,从外省转入药品品种349个,仿制药品种从10个增加至41个;新增药品批发及零售连锁总部16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5家。今年前三季度,药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7.23%,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自2023年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医保局、自治区药监局等部门已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就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医保支付政策、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等46个议题达成共识,持续推动医改任务落地见效。
相关链接
- 广西促进“三医”协同发展 惠民政策减轻民众就医负担【2025-11-18】
- 广西强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25-11-17】
- 雷海潮主任在广西调研卫生健康工作并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座谈会【2025-11-17】
- 广西崇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2025-10-24】
- 国家巡回医疗队到广西南宁开展巡回医疗工作【2025-10-16】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