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DIP数据中,藏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密码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11-13 08:49:03
在DIP/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浪潮下,许多医院管理者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锁定在了一个词上--"盈亏"。
"这个月科室是赚了还是亏了?"成了最高频的管理问询。然而,这种简单的二元判断,正让许多医院在迷茫中走向歧途,甚至"奖励了错误的行为,而惩罚了扎实的临床"。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分析,与各位管理者一同拨开迷雾,看清DIP数据背后,决定医院未来的真正竞争力。
一、 惊愕的对比:盈利科室 vs. 亏损科室,谁才是"优等生"?
假设您医院有两个内科,年终DIP医保结算数据如下:
-
科室A:盈利20,000元
-
科室B:亏损15,000元
如果仅看财务结果,几乎所有管理者都会为科室A鼓掌,对科室B亮起红灯。但当我们深入其业务内核,查看其 "病种结构健康度" 时,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
科室A(盈利2万元):正常倍率组占比50%,低倍率组占比50%。
-
科室B(亏损1.5万元):正常倍率组占比100%。
这意味着什么?
-
低倍率组占比过高(50%)是重大警报:低倍率病例通常意味着治疗过程不完整、住院时间过短或病情过于简单。一个科室有半数病例如此,其盈利的真相很可能是 "投机性盈利"--通过筛选轻症病人、人为控制成本来实现。这不仅牺牲了医疗服务的完整性,更触碰了医保监管的红线,是一种不可持续且高风险的运营模式。
-
正常倍率组100%是扎实的底色:科室B的亏损,恰恰因为它"老老实实" 地收治了病情复杂度和资源消耗都处于正常范围的病人。它的亏损,更多暴露了DIP病种分值设置与医院实际成本间的矛盾,这是一种 "政策性亏损"或"价值性亏损" 。它的业务根基是健康、坚实的。
结论显而易见:那个亏损的科室B,才是医院真正应该鼓励和扶持的"优等生"。
二、 深层解析:三大核心维度,重构您的DIP管理视角
医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DIP结算的"盈亏"只是一个结果性指标,而驱动这个结果的,是以下三个过程性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导航仪"。
1. 病种结构健康度(低/正常/高倍率组占比)这是评估科室运营质量的第一指标。
-
正常倍率组是"基本盘":占比越高,说明科室日常诊疗工作越扎实。
-
高倍率组是"价值体现":它代表了收治疑难危重患者的能力。适度提高高倍率比例,不仅能真实反映医院技术实力,更是拉升医院CMI值(病例组合指数)的关键。
-
低倍率组是"风险信号":需严格监控,分析其产生原因,究竟是合理转诊,还是不合理的行为所致。
2. CM值(病例组合指数)--医院技术的"海拔"CMI值就像学校的"平均学分",值越高,说明医院收治疾病的整体技术难度越高。盲目追求盈利而推诿重症患者,会导致CMI值下降,长期来看会使医院在技术梯队和区域影响力上"降维"。鼓励收治高倍率病例,就是主动拉升医院的技术海拔。
3. 入组率与特例单议--管理能力的"延伸"
-
入组率反映了病案首页质量和临床编码的准确性,是DRGS/DIP能否正确实施的基础。
-
对于高倍率组,要敢于、善于运用"特例单议"。对于远超常规资源消耗的极端病例,积极申请按项目付费,这不仅是弥补亏损的手段,更是向医保部门展示医院技术价值、推动支付规则优化的主动作为。
三、 破局之道:从"财务管控"到"价值运营"
面对上述分析,医院管理者应如何行动?
对于"科室B"(正常倍率组高但亏损):
-
鼓励与赋能:首先要肯定其临床价值,保护其收治核心病种的积极性。
-
成本精益化:通过临床路径优化、精细化管理,压缩不必要成本,缩小亏损。
-
拥抱"特例单议":积极为超高成本病例申请特例单议,将技术价值转化为合理补偿。
-
推动多学科协作(MDT):通过多学科融合,提高复杂疾病的诊疗效率与效果,本身就是成本控制和价值提升的过程。
对于"科室A"(低倍率组占比过高):
-
医疗服务创新与挖掘:正如我们所洞见的,在当下,服务价值远比单纯的诊疗价值更具潜力。对于轻症患者,不应简单地"一治了之",而是通过提供康复指导、健康管理、院后随访、家庭医生等增值服务,来提升患者体验和忠诚度,开辟新的价值来源。
-
病种结构优化:主动调整病种结构,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承接更多正常倍率的病种,夯实临床基础。
-
多科室融合:与康复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协作,为患者提供完整服务链,既能提升服务质量,也能合理利用资源。
结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看见看不见的东西"
DIP改革,本质上是一场引导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医疗"的深刻变革。它带来的不仅是支付方式的改变,更是管理哲学的重塑。
优秀的医院管理者,能透过财务数据的表象,看到病种结构的健康、CMI值的趋势和医疗质量的底色。 他们会奖励那个虽然暂时亏损但业务扎实的科室,并果断整顿那个看似盈利却隐患重重的部门。
今日在DRGS/DIP数据上展现出的远见与定力,决定了您的医院在明日医疗格局中的核心地位与高度。是时候,重新审视您手中的那份结算报告了。
相关链接
- 第十届泛珠三角医院管理大会在佛山成功召开【2025-11-06】
- 全国百家医院管理者齐聚中山医院探讨“医院文化”【2025-11-03】
- AI时代医院管理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2025-11-03】
- 中南六省(区)行业精英800余人共话医院管理创新路径【2025-10-27】
- 贵州省县级医院管理学术交流会在清镇举行【2025-10-22】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