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医”协同让中医药服务焕新惠民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11-10 08:41:48

【字体: 打印本页

“没想到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省中医院专家的推拿服务,现在我喝的中药配方颗粒和院内制剂也能刷医保卡了,真是太好了!”11月初,在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做完肩周炎治疗的李大爷连连竖起大拇指。他的获得感,正是我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省医保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持续出台政策,推动中医药服务“更创新、更亲民”。2021年,三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医疗保障积极支持中医药发展若干政策》,四年来围绕“扩容、倾斜、改革、赋能”四项重点,持续深化中医药医保支持措施。

“过去怕住院,现在早上来、下午走,医保还能报销,省钱省心。”在宣城市中医医院治疗腰痛的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的疗效,中医保守治疗总费用4800元,比手术节省了近一半。

目前,我省已将14个中医病种纳入“日间病床”试点,患者可随治随走。黄山、宣城两地还率先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如锁骨骨折中医保守治疗,医保按手术标准打包结算,患者平均费用下降28%,住院天数减少3.2天。该模式目前已推广至全省。

为方便群众“看中医、用中药”,我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目前,全省定点中医医疗机构达2231家,覆盖率超过97%。同时,支持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医院内制剂纳入医保目录。截至目前,我省医保内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达499种,为长三角地区最多。

此外,我省还加强中医服务项目规范治理,规范整合后中医项目共62个,涵盖中医针法、灸法、拔罐、推拿等,其中54个项目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充分支持中医医疗服务创新发展。

“昨天下午才在乡卫生院开好处方,今天煎好的中药就快递到家,再也不用跑百把公里去县城抓药了!”六安市金寨县沙河乡的王大妈,足不出户就收到了金寨县中医医院煎好的中药。

近年来,金寨县以“互联网+中医药”为切口,建成“总药房+分中心”模式,实现全县中药饮片统一采购、统一审方、统一调配、统一配送,有效破解山区药品配送难题,既保障药品质量,也降低群众用药成本。

在价格政策上,我省对中医诊察费较同级西医高3元/人次,中药饮片保留25%加成政策,体现“技价相符”。2024年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后,陆续上调中医诊察类、耳穴压丸、颈椎病肩周炎推拿等项目价格。

在支付政策上,对中医医院、中医优势病种在DRG/DIP付费中给予系数或分值加成,支持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主导地位。

通过一系列医保政策“组合拳”,我省正不断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技术提质、费用减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得好、用得起、信得过”的中医药服务。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