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江西,基层群众看病更方便了——在乡镇卫生院做完CT后,影像能上传至县医院,由县级专家远程诊断,不出乡镇就能拿到结果;在村卫生室能测血压、查血糖,数据实时上传,县级医院医生在线指导用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正是我省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带来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我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将“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列入全省深化医改重点攻坚任务。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40项具体任务,为进一步改革绘制了清晰的“施工图”。
破壁聚合,资源共享跑出“加速度”
“没想到不去市里也能做这样的大手术,这才是真正的‘家门口治大病’。”不久前,贵溪市塘湾镇村民赵有娥意外受伤,被送往贵溪市总医院塘湾分院。市总医院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确诊其为L2椎体压缩性骨折,并由派驻在分院的专家就地实施手术,目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这得益于贵溪市总医院医共体远程医疗体系的建设。自实行医共体总院管理模式以来,贵溪市通过建立影像、心电、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疑难病例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专家会诊和科学处理。
“县域医共体之间实现紧密联系,关键在‘人财物事’上实现统一管理。”贵溪市总医院负责人介绍。随着改革深入推进,从专家下沉到技术共享,从信息互通到协同诊治,“县强乡活村稳健”的基层医疗服务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今年前9个月,该市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达57.2万,同比增长14.12%,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折射出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贵溪的探索是我省深化医共体改革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已建成医学检验、影像、心电诊断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417个,截至目前累计互认达62.88万人次,每万人口影像、心电远程短视频诊断量达302人次,同比增长135.9%。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正在成为基层医疗新常态。”省卫生健康委体改处负责人胡曦介绍,我省紧密型医联体信息平台计划于年底前全面部署,该平台集成医疗服务、便民惠民、业务协同等功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省智医系统全面联通,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体系。
机制创新,激活医共体“内生力”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谁建、为何建?在改革实践中,我省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过去,医疗机构各自为战,服务质量与健康管理之间缺乏内在激励。如何让医共体运行更高效?关键要理顺“钱袋子”。对此,我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医保基金从分散拨付转变为统一打包支付给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同时,通过创新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提前预拨、考核结算”模式,将资金拨付与服务绩效直接挂钩,基金使用效益显著提升。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局面正发生改变。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负责人发现,医保基金实行打包付费成为撬动医防融合的杠杆,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从“看病收费”向“健康管理”转型,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改革不仅动了“钱袋子”,还撬动了“药柜子”和“编制表”——
在人事管理上,我省创新推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编制管理模式,打破人才流动壁垒。改革后,全省基层与牵头医院人员收入比达到0.74,有效稳定了基层队伍;公立医院人员收入占业务支出的比重达38.5%,医务人员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全省统一建设医共体中心药房,实行“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药事服务统一”。例如,遂川县通过“实体+虚拟”模式建成覆盖全县的中心药房系统,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平均增加264种,配送及时率稳定在95%以上。“以前很多药在乡镇买不到,现在种类多了,还能免费送到家。”雩田镇村民刘大爷说。这一变化正是基层群众享受到的改革红利。
服务惠民,健康管理提升“获得感”
10月26日清晨,永修县三溪桥镇卫生院门口,老人们排队参加免费健康体检,76岁的李大爷是其中一员。过去,因为体检要跑到县里,李大爷嫌麻烦总不愿去。如今,家门口就能量血压、做检查,他成了体检的积极分子。
资源沉下去,基层强起来。永修县积极创新医共体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和重点人群健康需求,于今年全面启动“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老年人免费体检等民生工程。目前,已完成筛查体检7万余人次。
慢病管理能力增强,全省已建成基层慢病管理中心404个,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4%,满意度达90%。我省乡镇卫生院医生普遍感觉,随着改革深入推进,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明显提高,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健康管理从“要我健康”迈向“我要健康”。我省在全国首创以省为单位推行居民健康积分管理机制,通过健康行为累计积分兑换服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我省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着力打破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壁垒,引导医疗服务从“被动诊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推动医疗机构从“有形整合”转向“有效融合”,县域医共体也从“建起来”转向“强起来”。目前,全省88个县域医共体达到紧密型标准,提前两年完成国家目标。赣鄱大地上,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优质资源下沉成势,群众就医更加公平可及,改革正持续释放出“强基层、惠民生、提效能”的叠加效应,健康江西的底色愈发明亮。
	
相关链接
- 江西:结核病防治管理培训巡讲开启【2025-10-27】
- 江西“十四五”卫生健康答卷亮眼【2025-10-22】
- 江西出台医共体“双中心”建设标准【2025-10-20】
- 江西基层医疗机构智慧系统全覆盖【2025-09-23】
- 江西吉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速写【2025-09-16】
 
                     
                    




 扫码微信公众号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