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核心环节,承载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使命。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医药分开”等举措实施,推动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收入分配深刻变革,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全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发展“生命线”,其环境、内容、方法因改革面临新情况,但公立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使命始终不变。创新思政工作思路与模式为改革护航,成为当前医院管理重要课题。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筑牢改革思想根基
思路创新是思政工作适应改革的前提。医改深化下,需摆脱传统思维,对接改革需求,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突破,让思政工作凝聚人心、推动发展。
(一)教育内容丰富化,强化人文关怀
传统思政工作局限于单一理论灌输,难适应医务人员多元思想需求。新形势下要丰富内容,融合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
内容拓展上,从单一思想教育转向提升队伍素质。围绕改革核心任务,找准思政工作与中心工作“契合点”,将思政教育与临床诊疗、内部改革等结合,形成“思想引导业务、业务反哺思想”的互动。曹县人民医院制定含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医院员工手册》,明确改革中行为准则;通过文化讲座、院史展览等活动,让职工认同职业精神,增强归属感。
人文关怀上,从“重管理”转“重服务”,解思想与实际问题。医务人员长期高压工作,改革中利益调整易引发情绪波动。医院需关心职工需求,曹县人民医院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免费午餐、休息室、健身房,配心理咨询师疏导压力;搭建“老带新”平台、设科研基金,助青年医务人员成长,让职工感受温暖。
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强化针对性。结合改革对医疗质量的新要求,开展临床技术、医患沟通、医保政策等培训,让思政与业务提升共振;开展“服务提升年”等主题活动,通过征文、竞赛等形式,将思想教育融入实践,提升职工素质。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深化双向沟通
传统单向灌输模式缺乏互动,难入职工内心。改革中医务人员思想独立性增强,需构建双向沟通模式,让思政工作更接地气。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平等对话机制。思政工作者以朋友身份交流,倾听心声。曹县人民医院定期开“院长面对面”座谈会,院领导解答职工关切;绩效方案调整前开多轮征求意见会,纳合理建议入修订,缓解情绪波动。
拓宽沟通渠道,建全方位平台。除传统形式外,用信息化手段畅通渠道。开通线上反馈平台,职工可随时提建议,后台专人回应;科室设“意见箱”,党支部书记收集整理,形成“收集-反馈-整改-公示”闭环。该院收集数百条建议,80%以上合理建议落实,提升职工参与感。
以活动凝聚人心,注重情感共鸣。开展书画展、演讲比赛等职工喜爱的活动,让教育“润物细无声”;节日慰问困难职工,组织社区义诊,在践行责任中强化使命感,营造和谐环境。
二、改革工作模式,增强思政效能
效能关乎改革质量。需打破传统模式,通过机制、载体、方法创新,让思政与管理融合,发挥引领、凝聚、促进作用。
(一)以评选活动为载体,教育融实践
将思政教育入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评选活动树导向,让职工在参与中受教育。
坚持正确导向,宣传先进典型。利用局域网、媒体等平台,宣传临床一线先进事迹。曹县人民医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评选“感动人物”“服务标兵”等,让职工学有榜样;开展演讲、服务竞赛,将思政要求化为服务标准。
注重活动覆盖面,让职工成主角。评选覆盖临床、行政等所有岗位,标准兼顾业务与医德,纳入患者满意度等考核,引导“以患者为中心”。活动涌现“最美医生”“急救先锋”等典型,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二)以标杆建设为抓手,发挥示范作用
先进典型是鲜活教材,能产生引领效应。医院要常态培养宣传典型,以标杆带队伍提升。
建典型培养长效机制,让典型“有土壤生长”。将培养入党组议事,定《先进典型培养办法》,支部为责任主体,针对性挖掘培养。通过“一对一”指导等助典型成长,如助沟通不足的年轻医生成青年标兵。
加大宣传力度,让事迹“广为人知”。与媒体合作,通过专题报道等宣传事迹。该院“暖心护士”“急诊团队”事迹被报道,提升影响力;院内开事迹报告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感染力。
(三)整合力量,建协同格局
思政工作不能“单兵作战”,需破部门壁垒,整合成“大思政”格局。
明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促党建与业务融合。支部贴近临床,党务与业务同部署考核。设“党员先锋岗”,让党员攻坚;建支部书记与科室主任“双联动”机制,共解发展难题,确保目标一致。
整合多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成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含党办、医务科等部门,定期开会统筹推进。工会保权益、团委引青年、纪委督医德,各部门协同,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四)管理创新支撑,提升执行力
借鉴企业经验,融科学管理与思政工作,提规范化和执行力。
引“8S”管理,造规范环境。“8S”含整理、安全等八维度,是提效率工具。该院推行“8S”:诊室物品定位摆放省时,病房清扫标准化改善体验,后勤节约管理降成本。此举优化流程、提效率,培职工职业素养。
强制度保障,促管理落地。定《“8S”考核细则》,量化指标定期评分;建“红黑榜”,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绩效、评优挂钩,形成长效机制。实践后门诊候诊缩短30%,患者满意度达95%,成融合成功案例。
(五)思想引领为核,探多元管理
医院知识分子集中,思想活跃,需坚持思政先导,探“思想引领+多元管理”模式。
强主题教育,筑思想根基。常态开展教育:“三会一课”强信念,学国史院史育爱国集体主义,医德培训筑职业底线。该院开展百余场活动,覆盖两千余人次,引正确价值导向。
推多元管理,适个性需求。针对不同职工特点差异化管理:青年职工用导师制、职业规划助成长;资深职工设 “专家工作室”激热情;行政人员考服务效能提质量。将思政要求入绩效、职称评聘等制度,形成多元体系,让职工与医院同发展。
三、结语
公立医院改革是系统工程,思政工作是“生命线”,在凝聚共识、化矛盾、激活力中作用关键。面对新挑战,医院需以创新为动力,丰内容、创形式、优模式,将思政贯穿改革全程。通过人文关怀凝心,典型示范引路,机制创新提效,筑牢思想根基,守为人民服务初心,为健康中国献力。未来需持续探融合路径,让思政工作成高质量发展引擎。
相关链接
- “健康中国”中医医院管理高质量发展公益学习交流会召开【2025-08-13】
- 双驱动路径让医院管理既见数字也见温度【2025-07-16】
- 医院如何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促进医院管理效率【2025-07-14】
- 浅谈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2025-07-04】
- 医保定点医院管理新规出台 这些情形将被解除医保协议【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