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是临床科室运行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这份详尽的千分制考核标准,为科室规范用药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标尺。理解并落实这些要点,是优化科室管理、保障用药安全的必经之路。
抗菌药物:严控使用的"生命线"
抗菌药物管理占据考核最大权重(500分),其严格性不言而喻。科室必须建立由科主任负责的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持续改进。门诊与住院使用率、使用强度必须控制在院内指标内,超标即面临扣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如切皮前30分钟-2小时)、术后用药时长、剂量与频次均有明确规范。一旦违规,如使用非推荐品种、时机错误、长期医嘱开具预防药物,将触发"单项否决"。治疗性与预防性用药同样强调病原学送检、规范选药、合理剂量疗程及联合用药的严谨分析。任何环节的疏漏,尤其是无指征用药或分析缺位,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的"政策导向"
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是明确要求。科室需制定具体措施并确保全员知晓,建立本科室常用目录。最关键的硬指标是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不得低于25%。未达标将直接扣除30分,足见政策执行的刚性。
药品安全:监测与管理的"双保险"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要求专人负责、规范记录(每例ADR必须入病历),确保报告数量与质量达标。特殊药品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麻精药品:"五专管理"、医师授权与签字核对、规范处方缺一不可。
急救药品:制度流程、专人定期检查(效期、补充)、目录统一、定位明确(配示意图)是保障抢救效率的关键。
高危药品:固定位置、统一标识、账物相符、双人复核签字,每一环都是安全防线。
备用药品:同样强调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单一致及严格的效期管理。
合理用药:质量管理的"综合体现"
科室必须成立由科主任牵头的管理小组并开展实质活动。处方合格率需≥99%,用药行为须遵循指南、说明书及路径。联合用药需指征明确并经过讨论或会诊,超说明书用药必须合规,同时严格避免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
相关链接
- 广东促进县级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11-07】
- 广东促进县级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