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送上门”!库尔勒医改让健康触手可及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07-10 08:57:49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新疆库尔勒市坚持“破立并举”,以“三医协同治理”为核心,构建“总院—院区—分院”三级联动管理体系,打破医疗资源壁垒,为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您恢复情况不错,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近日,在库尔勒市英下乡卫生院,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派护士长李英杰对患者吐尼沙汗·艾木进行随访并讲解康复注意事项。

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派护士长李英杰在指导英下乡卫生院护士开展诊疗工作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供图)

库尔勒市通过落实紧密型医共体“一乡一策”精准下沉工作机制,选派23名中级以上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帮扶时间不少于半年。在英下乡卫生院,这一机制已切实惠及当地群众。

今年5月,吐尼沙汗·艾木因胃痛到英下乡卫生院检查,被查出结肠多发息肉后,随即在卫生院完成胃肠镜检查和结肠息肉切除手术,两天后便顺利出院。“卫生院离家步行10分钟,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治疗,特别方便。”

吐尼沙汗·艾木算了一笔账,如果在二级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做手术,享受报销后还得花费1000到2000元的医疗费,在乡卫生院治疗,报销后只付了500多元。

英下乡卫生院院长雒中全介绍,因辖区接诊消化道疾病患者较多,为就近给患者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积极申请设立消化内镜室,并得到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引进内镜清洗工作站、电子胃肠镜等先进设备。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派医生全程参与筹办,市第二医院下派麻醉师协助开展工作,这也是巴州首个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的消化内镜室,总投资97万元。截至目前,卫生院已接诊胃肠镜检查患者13例。

市第一人民医院下派护士长李英杰指导英下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使用内镜清洗工作站相关设备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供图)

“主要开展专业帮扶、监督工作,参与消化内镜室科室建设,包括机构建设、制度设置等方面。”李英杰说。

库尔勒市医共体总院会根据需求点对点派送相关专家,实现“点上带、点上学”。雒中全说:“计划建立慢性病诊疗区,目前已派送一名医生前往巴州人民医院学习。”

7月7日,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张改玲准时出现在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室,耐心地为居民看诊。作为全市“强基赋能”下沉派驻服务的第二批专家,张改玲的到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

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张改玲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挂专家号,要去市级医院提前约号、排队,现在好了,在社区就能直接挂专家号,省时省力,太方便了!”前来就诊的市民王红彩说。这种“无需预约、即来即看”的专家服务模式,正是“强基赋能”下沉派驻服务带来的惠民实效。

拥有34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张改玲,下社区工作已满三个月。在此期间,她发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院内感染防控(以下简称“院感防控”)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最终借助专业经验,通过“自查+培训+督导”,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全流程梳理、指导和提升。

“张医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在孕产妇管理和院感防控方面的指导很实用、有针对性,给我们传授了很多专业知识,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拉迪也·米吉提说。

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张改玲指导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开展诊疗工作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张改玲正着手在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妇科门诊。“基层是健康服务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建立规范的妇科门诊,能让更多女性居民在家门口获得及时、专业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有效解决居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张改玲说。

目前,库尔勒市医共体总院通过“强基赋能”下沉派驻服务、名医工作室及一周三天日常下沉等三种模式,下派医务人员751名,累计诊疗40086人次,指导开展手术39台,开展健康宣教17928人次,组织义诊4842人次,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我们将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分级诊疗、资源共享和人才互通,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库尔勒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徐锴说。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

相关链接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