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智启健康丝路 共筑惠民医联”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会议聚焦“医联体建设、AI技术赋能、国际医疗合作”三大核心议题,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为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新疆经验。
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多模式医联体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在科研教学中的应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医疗合作实践与探索、锚定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探索医疗共享共建新路径实践、改革措施推动高质量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新技术赋能新疆智慧健康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陆晨介绍,“医联体+AI+国际医疗”协同模式将实现三重突破:通过医联体网格化布局打通资源输送通道,构建区地县三级联动机制;依托人工智能诊疗技术贯穿预防、诊断、治疗全流程,打造数字化医疗服务闭环;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建跨境医疗服务平台,输出中国医疗智慧。
当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签约,将以“新疆医科大学远程医学大数据服务平台”为中枢,构建覆盖全疆(含兵团)的三级远程医疗协作体系,开展远程短视频会诊及医学教育等服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昊昀表示,医联体建设是优化资源布局的关键基石,人工智能是医疗革新的创新引擎,国际医疗合作是开放发展的关键支撑。三者协同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将全面激活医疗体系创新效能。
“希望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紧扣智能化、普惠化、国际化发展主轴,以智能化升级重塑服务流程、以普惠化布局夯实基层基础、以国际化合作拓宽发展空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健康动能。”王昊昀说。
相关链接
- 新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覆盖74个县(市、区)【2025-05-15】
- 新疆库车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2025-03-26】
- 新疆启动5G远程机器人PCI手术平台项目建设【2025-03-2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数智眼科医联体改革启动【2025-03-05】
- 新疆:已创建37个癌痛治疗示范病房【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