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卫生健康系统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减轻就医负担。自4月18日起,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不再要求患者预先支付费用,这标志着医疗服务向着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方向迈进。
门诊预交金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衷是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减少排队和缴费等候时间。然而,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预交金的优势逐渐减弱。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国范围内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石家庄作为积极响应者之一,率先完成了这项改革任务。
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及老年群体来说,取消门诊预交金无疑是一大福音。它不仅直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还有效减少了因费用问题导致的治疗延误现象。此外,无需再为预交金额度而烦恼,也让整个就医过程变得更加顺畅高效。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可能不熟悉新型支付方式,医院方面特别保留了预存费用的服务选项,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目前,各相关医院均已启动门诊预交金余额清退工作。凡是在这些机构就诊并仍有余额未使用的患者,可携带就诊卡或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前往收费窗口办理退款手续。整个流程简单快捷,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众利益的关注与保护。
石家庄此次改革举措不仅是本市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相信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继续关注医疗改革动态,积极参与到构建更加公平、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服务体系中来。
相关链接
- 石家庄市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2025-04-27】
- 三明医改经验在石家庄“落地开花”【2024-10-21】
- 石家庄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2024-07-24】
- 石家庄市不断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2024-06-17】
- 石家庄: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服务体系【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