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绩效国考”中找出管理“金钥匙”?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03-27 08:37:35

【字体: 打印本页

提示:绩效国考"揭榜",虽然不采取"螺旋式"排名次了,但是各家医院都会与往年纵向比较以及与中位值比较,看看可以看出门道。这几天与同道分析研究探讨绩效国考"成绩单",如何从中找到医院管理"金钥匙",发挥内部绩效指挥棒作用,激励医院管理效能提升。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医院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绩效国考"作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逐渐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虽然今年的绩效国考不再采用"螺旋式"排名,但各家医院仍需通过纵向与往年的比较以及横向与中位值的对比,从中发现管理的突破口,找到提升效能的关键。

一、理解绩效国考的变化与意义

在医疗行业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绩效国考",正逐渐成为衡量医院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尺。自 2019 年首次开展以来,绩效国考已历经多次优化与完善,如今已成为医疗领域内备受瞩目的重要评价体系。

传统的"螺旋式"排名方式可能会让医院过于关注排名结果,而忽视了内在的质量提升。今年取消这种排名方式后,更注重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鼓励医院通过自身数据的变化和行业标准的对比,发现管理中的不足。

二、剖析成绩,探寻管理 "奥秘"

当绩效国考成绩揭晓,深入剖析成绩背后的信息,从中探寻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1、纵向比较,挖掘自身潜力:纵向分析是从医院自身发展的时间轴上进行审视,通过对历年绩效国考成绩的梳理,挖掘医院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潜力与存在的问题 。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这三种方式,全面且深入地剖析数据。与往年相比,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判断医院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在哪些方面出现了下滑。

2、横向比较,找准自身定位:横向比较是将医院的绩效国考成绩与同行及标准值进行对比,以明确医院在行业中的位置,找准自身定位 。这种比较不仅能够让医院了解自身与其他医院的差距,还能发现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医院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将医院的各项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中位值进行对比,找出自身的优势和短板。

3、趋势预测:把握发展方向

趋势预测是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医院未来的绩效表现进行预估,为医院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前瞻性的参考 。主要通过基比和环比两种方法,对 5 年的绩效国考成绩进行连续统计分析,以把握医院的发展趋势 。

三、以考促管,激活管理 "效能"

在深入剖析绩效国考成绩之后,医院应将关注点聚焦于如何将这些分析结果转化为实际的管理行动,以考促管,激活管理 "效能",实现医院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的举措,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医院管理优化框架 。

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机制之一,它如同指挥棒,引导着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医院的发展方向 。依据绩效国考指标对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调整优化,是确保医院管理与国家政策导向一致,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关键举措 。

2、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绩效国考中最为关键的考核维度之一 。结合绩效国考医疗质量指标,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运营管理效率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成本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 。参考绩效国考运营效率指标,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

4、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当前利益,更关系到医院的未来发展 。根据绩效国考可持续发展指标,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入手,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是医院实现长远目标的关键 。

四、价值驱动 绩效增能

传统以收入为核心的绩效体系已难以适应新环境,需构建动态化、多维度的考核机制。誉方医管"多维价值驱动积分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多维度价值贡献为核心、通过积分量化管理和动态分配的绩效管理方法。

第一步,规划绩效多少预算?

医院有没有工资总额管理,医院可以规划多少绩效预算,决定医院绩效方案设计导向。在构建多维价值驱动积分绩效管理模式时,精准规划绩效预算是根基,它就像为一艘远航的船确定了航行的补给储备。合理的绩效预算能够确保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激励员工朝着组织目标奋进,同时也为后续的核算与考核分配提供了关键依据。

1、确定预算总额

基于医院战略目标及工资总额,确定整体绩效预算总额,通常按照绩效占收入比/支出比/结余比确定。结合历史数据整预算规模。

2、多维价值分解

将预算按价值维度,按照劳动效率价值、医疗技术价值、病种风险价值、成本控制价值、患者价值等分配权重。针对医护技药辅行后等不同部门/岗位差异化分配绩效预算金额。

3、动态预留机制

预留10%-20%预算作为"弹性池",用于应对事件、DRG/DIP付费缩水、突发贡献或战略调整。根据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动态调整预算分配。

第二步,用什么核算方法?

科学的核算方法是实现公平公正绩效评估的关键环节,它如同精准的天平,能够准确衡量员工的工作价值与贡献。誉方医管采取选在多维价值关键指标,采取"积分制"量化评估,确保各岗位贡献可衡量、可对比,兼顾效率与公平。细化指标权重,动态调整,适应医疗环境变化,提升员工积极性。

多维价值指标涵盖 劳动效率、医疗技术、病种风险、成本控制、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确保全面评估。动态调整权重,适应医疗发展,激发员工潜能,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细化指标权重,动态调整,适应医疗环境变化,提升员工积极性。

第三步,如何考核分配才合理?

考核分配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如同精准的导航系统,引导员工朝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努力,确保绩效评估的结果能够转化为有效的激励与改进动力。它需要综合考虑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因素,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科主任采取综合目标管理绩效,根据科室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设定具体考核指标,确保分配公平。主诊医师采取主诊医师绩效责任制,依据收治患者数量、病种复杂度和治疗效果,量化个人贡献,激励提升诊疗水平。

护理团队则根据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工作量进行绩效评定,确保各环节协同高效。通过差异化考核,精准激励,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技科室绩效分配则依据检查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结合设备使用率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技术支持与临床需求高效对接。

辅助科室以服务临床为核心,根据工作量和协同效率进行绩效评定,保障医疗服务体系顺畅运行。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机制,激发各科室协同合作,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行政后勤绩效分配以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结合工作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成效,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行政支持高效有力,促进医院整体运营顺畅,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细化各岗位考核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激励员工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在考核分配过程中,还应注重沟通与反馈。管理者要及时与员工沟通考核结果,肯定员工的工作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制定改进计划。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反馈,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考核标准和期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不断提升工作绩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绩效国考"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未来管理的指南针。医院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数据,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从"绩效国考"中找到管理"金钥匙",需要医院管理者具备敏锐的数据洞察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平时注重持续优化和创新,将绩效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