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付费模式下,科主任必须要做的七件事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01-15 08:41:20

【字体: 打印本页

在 DRG、DIP 付费模式下,病种管理成为科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影响科室的医疗质量、医保费用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核心就是钱袋子。


可以说,在医保政策偏紧的大趋势下,DRG、DIP支付,成为悬在科主任、各位临床医生、护士头顶上的利剑,一不小心,就要自己“出血”,不会“算账”的医生,已经无法成为一个“优秀医生”。


作为一科之主,科主任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整个学科、专业的发展命运,转变快的,能够迅速适应变化,早起的鸟儿有充吃;转变迟钝的,等到挨了打,疼了之后才反应过来。


与其,被动挨宰,不如主动出击。


认真研究,知彼知己,改变策略,先求不败,再徐徐图之,方能不穷。


给各位科主任建议,做好以下七件事情,请琢磨参考。


一、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


1.制定临床路径:针对本科室常见的主要病种,组织医疗骨干依据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以及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详细、规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路径。明确每个病种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检查项目、治疗方法、用药方案、护理措施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等,为医护人员提供清晰的诊疗指引。


2.定期评估与优化:定期对已实施的临床路径进行评估和分析,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反馈意见,结合临床实践中的新发现、新技术以及医保政策的调整,及时对临床路径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成本控制


1.分析病种成本构成:联合医院财务部门,对每个病种的成本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明确各项成本的来源和占比,如药品费用、耗材费用、检查检验费用、床位费用等。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和可优化的环节,为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制定科室内部的医疗资源使用规范,严格控制高值耗材的使用,避免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检查项目和治疗手段,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闲置率。


三、强化质量监控


1.建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围绕病种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如治愈率、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等。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这些指标数据,及时发现病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开展病例讨论与分析:定期组织科室内部的病例讨论和分析会,针对疑难病例、并发症病例以及医保费用异常的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科室的整体医疗质量。


四、注重数据管理与分析


1.数据收集与整理: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收集本科室每个病种的诊疗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费用信息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建立科室的病种数据库。


2.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病种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问题,如不同病种的费用分布情况、医保支付情况、治疗效果与费用的相关性等。通过数据分析,为科室的病种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加精准的管理策略。


五、加强团队协作与沟通


1.内部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参加 DRG、DIP 付费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使大家深入了解付费模式的原理、规则和对科室工作的影响。加强对医保政策、临床诊疗规范、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科室成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


2.跨部门沟通协作:与医院的医保办、财务科、信息科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医保政策的变化和医院的管理要求,积极配合医保结算、数据上传、费用审核等工作。同时,与其他科室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解决涉及多学科的病种管理问题。


六、关注医保政策变化


1.政策解读与学习:安排专人关注医保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和解读新的医保政策,特别是与病种管理相关的内容,如病种分组调整、分值计算方法变化、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等。


2.调整管理策略:根据医保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科室的病种管理策略。优化临床路径、成本控制措施和质量监测指标等,确保科室的病种管理工作始终符合医保政策的要求,避免因政策变化导致的医保拒付和费用风险。


七、培养专业的“运营”人才


作为科主任,以上的六件事,都很重要,但始终要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一是:分到不同医生。但面临“散而不凝,各方消息无法联动,换人就得重头教”的尴尬局面,专科医生也不是“专业”人士,也志不在此,事情能否做好全在个人自觉,不能长久稳定。


二是:交给护士长。优点是熟悉病种,能调动各方资源,能迅速上手开展工作。但精力有限,加上护理垂直管理以后,护士长不再受科主任管辖,这些多出来得“额外事项”,很多不愿接手,很难遇到“顺手搭档”。


三是:培养“专职”人员。转职于为科室提供“运营分析”,从制度、流程、数据、外部沟通、政策宣贯、质量控制、费用控制、效率与效益分析。。。。成为科室各个小组运行状态和效率的“实时监测员”,及时分析、及时报告、及时校正,让全体医生,在既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扣分、不扣钱,赚自己应得的那份钱。永远记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供参考。


有启发,想进一步沟通和了解的。


欢迎留言咨询。


当然,科室运营数据需要分析的,也可以找我咨询、探讨。


永远记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