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时代的医改“考卷”徐徐展开。
曾几何时,医疗资源不足、不优、不平衡成为掣肘安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难题。
现如今,九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运营、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布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省59个县(市)全覆盖、在社区共建立“名医工作室”283个、全省建成5个国家级中医药创新平台……乘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安徽正锚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奋力书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顶层设计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一直是就近看病就医的难题。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关键探索。
“我省先后获批儿童、创伤、肿瘤、神经、心血管、中医、消化、精神、综合等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其中4家已全面开诊,5家边建设边运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同柱表示,下一步,安徽将高标准建设运营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省级头部医院建设,全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
上接“国家队”优质医疗资源,如何让其辐射更多的患者呢?除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外,一个又一个医疗联合体、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专科联盟等陆续成立,将顶尖的医疗技术输送至各地。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复旦儿科安徽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牵头成立了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现有129家成员单位。“我们与各成员单位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大型巡讲、基层义诊、人员培训等工作。”该院党委书记孔维鹏介绍,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现已初步构建了“基层首诊、分级诊治、危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模式,最终将实现优质资源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基层的均衡布局。
与此同时,该院在全省布局建立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提升区域儿科救治辐射能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项、其中5项医疗技术填补市内空白,建立名医工作室2个,开设儿童专科门诊11个……宿州市立医院院长王芳表示,自安徽省儿童医院与宿州市立医院合作共建安徽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以来,更多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优质医疗服务。目前,这个全省首个省级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已诊疗216666人次,患儿外转率明显下降。
而在阜阳,通过积极对接沪苏浙等地优质医疗资源和强化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长三角其他地区高水平医院建立合作173项,建设名医工作室64个,同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160个基层名医工作室和试点建设20个市级名中医基层工作站,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
关键词:区域协同
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基层医疗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百姓“家门口”就医不仅要“有”还要“优”,让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是关键。其中,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至关重要。
在县域,安徽2015年首创县域医共体,2019年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目前全省共组建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59个县(市)全覆盖,服务人口数3757.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2.4%。
“深化医改没有完成时,服务群众健康没有休止符。”近年来,泾县坚持对全县108个行政村、17个社区常态化开展下乡巡回义诊,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健康巡回服务协同机制,把健康医疗服务送到百姓的村口门前。
开展下乡巡诊,只是泾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在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帮扶机制下,泾县持续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2所县级公立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泾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蔡佩武表示,该县还以医养结合、医防融合为重点发展方向,建成全市首家公立医疗机构医养中心。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县域就诊率达91.3%,跨省就医比例不足10%。
在城市,作为全国最早探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的省份之一,安徽不断推深做实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国家试点和省级示范改革创新。截至目前,全省16个市共建设城市医疗集团59个,覆盖2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共建立“名医工作室”283个。
在全省的创新探索中,合肥积极开展社区“网格化”精准健康管理服务,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一张床”改革。合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晓峰表示,通过创新医防融合模式,打通了群众看病就医和预防疾病“最后一米”,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未来,安徽将持续推动合肥、芜湖、铜陵3个国家试点城市改革创新,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逐步将省市三甲医院普通门诊转移至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推进8个省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示范建设,在人员、服务、运营、信息、绩效一体化管理和双向转诊、主动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总结经验做法进行推广。有序推进省级专科医联体(联盟)建设,支持高水平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基础上适度发展多院区,实行管理一体化、行政扁平化、服务同质化。
关键词:深化医改
发挥省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深化医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载体与抓手。《决定》提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指明了方向。
曾经,省市级头部三甲公立医院往往“一号难求”。因此,让拥有人才、技术和设备等优势资源的三甲公立医院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成为破题之举。
“由我院牵头的医联体已覆盖全省83家市县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牵头成立了49个专科联盟。”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表示,得益于多种医联体模式的实践,医院与近20家县市级医联体开展专科医疗服务合作,覆盖内外妇儿各学科,“此外,医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作用,牵头组建了覆盖省内外60余家医院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累计安排远程短视频视频教学活动300多场,学员1.5万余人次。”
无独有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充分发挥其综合性教学医院优势,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巡回医疗、送医下乡和青年志愿者帮扶活动,做实做细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目前与68家医疗机构在合作期内,牵头成立省级专科联盟40家,累计邀请300余家医疗机构参与专科专病培训。
不仅如此,对县级医院进行全面托管也是省级头部公立医院发挥公益属性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托管灵璧县人民医院,通过派驻专家、成立心脏中心、建设博士工作站和名医工作站等,填补皖北地区多项技术空白。2023年,灵璧县人民医院获批“三级综合医院”。
这样的“一对一”帮扶并不是个例。在积极落实《安徽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的背景下,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在霍山县人民医院、宿州市埇桥区人民医院和砀山县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人员下沉服务长效机制,组建2支巡回医疗队开展不少于3周的优质医疗资源巡回服务,不断加强受援医院心脏、普外、骨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和综合能力提升。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省眼科医院古巴眼科专家技术优势,‘复明22号’流动手术车足迹遍及全省30余个县市,累计完成5063例白内障手术,手术患者中最高年龄为104岁,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文荣介绍。
关键词:多措并举
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深化医改的路上,安徽因地制宜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亦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近年来,安徽有序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动“十大皖药”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药食同源物品目录,争创国家中医药改革示范区,支持亳州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目前,安徽建有5个国家级、41个省部级中医药创新平台。
在加速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徽也不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中医院改革。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智慧中药房”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缴费、等待煎药的麻烦。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聂久胜介绍,通过“智慧中药房”,患者还可享受中药免费代煎配送服务,取药更便捷,以着力满足“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的民生期盼,让百姓“近”享高质量中医药发展成果。
深化医改是场接力赛。当改革的触角突破院内诊疗,延伸至院前医疗急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生命安全防线也再次被筑牢。
作为全省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排头兵,合肥“120”构建起由合肥急救中心、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以及覆盖城乡的急救站点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合肥急救中心主任贾皓旻介绍,目前合肥已设置市区急救站点53个、县(市)急救站点74个,肥东、庐江、长丰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急救站点全覆盖,打通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最后一公里”。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也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刘同柱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将全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提质升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加快推进大黄山医疗康养产业发展。
相关链接
- 安徽淮北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10-17】
- 安徽濉溪县扎实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4-10-08】
- 安徽有序扩容优质医疗资源【2024-09-29】
- 安徽深化医改守护群众健康【2024-09-25】
- 安徽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