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五个”聚焦推动医改走深走实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4-05-31 08:11:27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从省卫健委获悉:近年来,在国家、省级的关心帮助下,遵义市卫生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构建“市优、县强、乡活、村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医改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医疗资源新升级。
目前,该市有医疗卫生机构4548个(其中医院2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8个、其他卫生机构10个)。现有三级医院20家(含妇幼保健院1家),二级医院81家,一级医院120家,未定级医院1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8个,村卫生室2719个。该市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59449张,每千人口床位数9.01张;卫生人员总数745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315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52人,拥有注册护士数4.18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遵义市卫生系统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抓改革突破,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主要做法为:
聚焦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国家医改要求抓改革。以基层为重点,结合遵义实际,推进刚性改革任务13项、试点性改革任务9项,已有7项取得进展突破。同步建立季度监测、年度通报等工作机制。在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方面,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先后出台“六大保障政策”,不断夯实村级网底。通过为村医缴纳养老保险解决后顾之忧、村卫生室优化结构布局共享资源、新进乡村医生纳入编制内管理稳定队伍、统筹进药渠道保障药品供应、村医大轮训提升村医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全面扎紧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聚焦政府办医职责促高质量发展抓改革。加强对医改工作的领导,市县均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将医改工作纳入党委、深改委、政府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重点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均将公立医院“六项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4.3%。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纳入党委政府综合考核,建立年度第三方审计制度,将市直公立医院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审计重点。
聚焦部门协同联动因地制宜抓改革。市县两级政府均明确一位政府领导同时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卫健、医保、药品监管部门建立由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共同参与的“三医联动”改革会商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配合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集中带量采购等工作,稳妥有序调整5轮次医疗服务价格,累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2290项。实施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数管理改革,解决公立医院编制总量不足问题。建立公立医院薪酬总量管理、院长(书记、总会计师)年薪和医院绩效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公立医院考核激励机制。
聚焦提升能力完善服务体系抓改革。依托示范项目完成10个重点学科、60个临床重点专科、36个妇幼保健重点专科、30个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完工投入使用。大力推动“千县工程”,围绕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11家县级人民医院均已完成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4家县级人民医院已完成卒中中心建设,10家县级人民医院已授牌为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在城区网格化组建3个城市医疗集团,缩小“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诊疗差距,在城区逐步形成“有序竞争、优势互补”运行发展模式。第二城市医疗集团在网格内构建了“市带区、区带镇、镇带村”的“1+2+14”医疗服务网络,集团内建成远程心电和远程短视频脑电两张网,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该市26个县域医共体,全面达到省级紧密型评价标准,累计投入资金1.13亿元,建成2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聚焦信息化赋能管理服务抓改革。全面建成市级和12个县级平台,同步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全市271家公立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数据向平台汇集,整合全员人口信息、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实现信息在不同医疗机构间调阅共享和结果互认,有效方便群众看病,节约就医综合成本。2022年以来,遴选市县两级6家公立医院率先推进以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示范项目建设。6家医院已全部建立线上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病案查询、满意度调查、电子票据、云影像等智慧化服务。所有公立医院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广泛使用自助机提供导诊、挂号、缴费、信息查询、报告打印、诊间支付、床旁结算等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推进“互联网+院前急救”模式,建成市级医学紧急救援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接入281家医疗机构,481辆救护车辆,累计调度派车24万余次,救治病人总数20万余人。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2023年与2021年相比,遵义市孕产妇死亡率从9.28/10万降到2.97/10万;婴儿死亡率从2.77‰降到2.3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4.85‰降到3.58‰,所有指标创历史新低。
2023年,职工、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提升为90.63%、71.64%,改革红利惠及人民群众。三级公立医院增加到20家,逐步构建起“县域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县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分院区-村卫生室),延伸服务触角,缩短服务半径,增强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逐步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近诊治,群众就医可及性进一步增强。
今年,遵义市卫生系统正在铆足干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提高“三医”协同发展治理效能。依托示范项目资金支持,着力提升核心专科、建强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加强心脑血管等核心专科能力建设,补齐重症医学科等专科资源短板。持续构建合理有序就医新格局,分层分级抓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积极推动资源下沉、合理布局,不断夯实基层医疗保障基础。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